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2016年和2017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2016年和2017年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指标中不便于进行上市公司内部业绩评价的指标是( )。A.净收益B.剩余收益C.经济增加值D.市场增加值

(2014年真题)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人均为非经常性收益。(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P 系数1.2。(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4年末和2015年末资产负债表简表如下: (2)A公司2015年度利润表相关资料如下: (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 要求: (1)根据《暂行办法》确定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 (2)确定该企业调整后的资本; (3)确定该企业用于计算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4)计算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5)简述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无季节性。股东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对公司2013年度业绩进行评价。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单位:万元股东正在考虑采用如下两种业绩评价指标对甲公司进行业绩评价:(1)使用权益净利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超过2012年的权益净利率即视为完成业绩目标。(2)使用剩余权益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按照市场权益成本作为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4%,平均风险股票的报酬率为12%,2012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为16%。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简化计算,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各年年末数据。要求:(1)如果采用权益净利率作为评价指标,计算甲公司2012年、2013年的权益净利率,评价甲公司2013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2)使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计算影响甲公司2012年、2013年权益净利率高低的三个驱动因素,定性分析甲公司2013年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理财业绩是否得到提高。(3)计算甲公司2012年末、2013年末的易变现率,分析甲公司2012年、2013年采用了哪种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如果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发生变化,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4)如果采用剩余权益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计算2013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2013年的剩余权益收益,评价甲公司2013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提示:计算2013年股东要求的权益报酬率时,需要考虑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5)指出权益净利率和剩余权益收益两种业绩评价指标中哪种业绩评价指标更科学,并说明原因。(教材已删除该知识点)

A企业以前年度是采用基本经济增加值进行企业业绩评价,但是甲经理认为该方法歪曲了公司的真实业绩,因此想要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经济增加值更接近公司的市场价值,该应该采用的经济增加值是(  )。A、基本的经济增加值B、披露的经济增加值C、特殊的经济增加值D、真实的经济增加值

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9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资料一:单位:万元资料二:甲公司净负债资本成本6%,股权资本成本为8%,基于资本市场净负债资本成本为6%,股权资本成本为10%。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要求:(1)计算该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和权益净利率。(2)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2019年甲公司相对乙公司权益净利率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3)计算甲公司的披露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甲公司2019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5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支出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甲公司是一家中央企业上市公司,采用简化的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业绩计量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8年年末和2019年年末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如下:(3)甲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5.5%。要求:(1)计算2019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占用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2)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2015年)下列关于上市公司市场增加值业绩评价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市场增加值不能反映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判断B.市场增加值便于外部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C.市场增加值等价于金融市场对公司净现值的估计D.市场增加值适合用于评价下属部门和内部单位的业绩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无季节性。股东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对公司2019年度业绩进行评价。主要的管理用财务报表数据如下:股东正在考虑采用权益净利率业绩评价指标对甲公司进行业绩评价: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超过2018年的权益净利率即视为完成业绩目标。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4%,平均风险股票的报酬率为12%。2018年权益投资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16%。甲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为简化计算,计算相关财务指标时,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各年年末数据。要求:(1)如果采用权益净利率作为评价指标,计算甲公司2018年、2019年的权益净利率,评价甲公司2019年是否完成业绩目标。(2)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计算影响甲公司2018年、2019年权益净利率高低的三个驱动因素,定性分析甲公司2019年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理财业绩是否得到提高。(3)计算甲公司2018年末、2019年末的易变现率,分析甲公司2018年、2019年采用了哪种营运资本筹资策略。如果营运资本筹资策略发生变化,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4)计算2019年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提示:需要考虑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

下列有关经济增加值评价的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增加值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更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B.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C.经济增加值克服了投资报酬率处于成长阶段较低,而处于衰退阶段可能较高的缺点D.经济增加值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

(2015年)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数1.2。  (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2014年真题~new)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资产负债表如下:单位:万元(2)甲公司2014年度利润相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人均为非经常性收益。(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P 系数1.2。(5)无风险报酬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1)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各项长期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2)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1)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资委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3)回答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和缺点。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内部管理粗放和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为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甲公司决定从2016年起全面深化预算管理,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甲公司对原来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进行了改进,新业绩指标体系分为财务指标体系和非财务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加值、存货周转率等核心指标;与原财务指标体系相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替代了净利润指标,并调整了相关指标权重。财务指标调整及权重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新绩效指标体系引入非财务指标的积极作用。2.根据上述资料,指出核心财务指标调整及权重变化所体现的考核导向。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近年来,由于内部管理粗放和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为实现提质增效目标,甲公司决定从 2016 年起全面深化预算管理,优化业绩评价体系。有关资料如下:(1)全面预算管理①在预算编制方式上,2016 年之前,甲公司直接向各预算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并要求严格执行;2016 年,甲公司制定了“三下两上”的新预算编制流程,各预算单位主要预算指标经上下沟通后形成。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2016 年 10 月,甲公司向各预算单位下达了 2017 年度全面预算编制指导意见,要求各预算单位以 2016 年度预算为起点,根据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在 2016 年度预算的基础上经合理调整形成 2017 年度预算。③在预算审批程序上,2016 年 12 月,甲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 2017 年度全面预算草案;2017 年 1 月,甲公司董事会对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全面预算草案进行了审议;该草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预算管理委员会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各预算单位下达执行。(2)业绩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甲公司对原来单纯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进行了改进,新业绩指标体系分为财务指标体系和非财务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增加值、存货周转率等核心指标;与原财务指标体系相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替代了净利润指标,并调整了相关指标权重。财务指标调整及权重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中的第③项,指出甲公司全面预算草案的审议程序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说明理由。

甲公司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两家业务范围相同的控股子公司 A、B,控股比例分别为 52%和 75%。在甲公司管控系统中,A、B 两家子公司均作为甲公司的投资和利润中心。A、B 两家公司2015 年经审计后的基本财务数据如下(金额单位为万元):2016 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在对这两家公司进行绩效评价与分析比较时,对如何选择有效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及对两家子公司财务绩效的评比结果展开了激烈地论证。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和其他有关因素。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 A、B 两家公司的经济增加值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并据此对 A、B 两家公司做出业绩比较评价(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甲公司是国内一家著名的肉类加工企业。为了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甲公司近年来陆续收购了几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肉类连锁超市。  要求:根据资料,指出甲公司采用的成长型战略类型,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数1.2。(5)无风险利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以账面价值平均值为权数计算甲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问答题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根据《暂行办法》确定该企业的资本成本率。

问答题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确定该企业用于计算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税后净营业利润。

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控股股东正对甲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相关资料如下:(3)甲公司2014年的营业外收入均为非经常性收益。(4)甲公司长期借款还有3年到期,年利率8%,优先股12万股,每股面额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数1.2。(5)无风险利率3%,市场组合的必要报酬率13%,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计算2014年甲公司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注:除平均资本成本率按要求上题计算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外,其余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中央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计算)。

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2017年与2016年权益净利率的差异,并使用因素分析法,按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的顺序,对该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17年和2016年管理用报表主要数据如下:(2)为扩大市场份额,2017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费用中。(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净负债资本成本(税后)为8%。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资本成本为13%,要求的目标净负债资本成本为7.5%。(4)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均取期末数。计算甲公司2017年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问答题甲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4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4年的销售收入为3750万元,营业成本为201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750万元,利息费用为354万元。  (2)甲公司2014年的平均总资产为78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5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5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300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4年甲公司董事会对甲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4)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甲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甲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大市场份额,甲公司2014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3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单选题下列有关经济增加值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增加值最直接的与股东财富的创造相联系B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C经济增加值克服了投资报酬率处于成长阶段较低,而处于衰退阶段可能较高的缺点D经济增加值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单选题A企业以前年度是采用基本经济增加值进行企业业绩评价,但是甲经理认为该方法歪曲了公司的真实业绩,因此想要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经济增加值更接近公司的市场价值,该应该采用的经济增加值是()。A真实的经济增加值B披露的经济增加值C特殊的经济增加值D基本的经济增加值

问答题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确定该企业调整后的资本。

问答题A公司是一家上市的工业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相关资料如下:(3)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为120万元。假设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央企。公司所得税税率25%。要求:计算简化的经济增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