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1期的形成机制是()A、Na+内流与K+外流B、Ca2+内流与K+外流C、K+外流D、Na+内流与Ca2+内流E、Cl-内流

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1期的形成机制是()

  • A、Na+内流与K+外流
  • B、Ca2+内流与K+外流
  • C、K+外流
  • D、Na+内流与Ca2+内流
  • E、Cl-内流

相关考题: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B、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钠-钾泵功能E、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QRS波群代表的是( )A、心室肌除极过程B、心房肌除极过程C、心室肌复极过程D、心房肌复极过程E、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锋电位由哪部分形成( )。A.0期去极和4期自动去极B.1期复极和2期复极C.0期去极和l期复极D.2期复极和3期复极E.0期去极至3期复极

(200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A. 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射现象B. 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 有复极2期平台期D. 有明显的4期自动去极化E. 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C.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D.阈电位不同

下列对心室肌动作电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快钠离子内流形成0期除极B.钾离子外流形成1期复极C.钙离子内流形成平台期D.钙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增多形成3期复极

心室肌细胞的相对不应期相当于A.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55mv的时间B.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55mv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C.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D.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60mv到复极达-80mv的时间E.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80mv到复极达-90mv的时间

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相当于A.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55mv的时间B.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55mv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C. 从动作电位0期去极到复极达-60mv的时间D.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60mv到复极达-80mv的时间E. 从动作电位复极达-80mv到复极达-90mv的时间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別是A.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B.静息电位水平不同C.形成复极相的离子流不同D.阈电位不同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和下列哪种因素相关A.动作电位1期复极的长短B.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C.动作电位3期复极的长短D.阈电位水平的高低E.动作电位2期复极的长短

关于心室肌动作电位1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期外向电流称为If电流B.该期Na通道尚有部分处于激活状态C.其机制是短暂K外流D.可复极到-20mV左右E.复极较缓慢

心室肌2期复极平台期的离子机制是( )A.B.C.D.E.

与骨骼肌相比,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去极化过程短暂B、除极与复极不对称C、持续时间长D、有明显的平台期E、复极过程复杂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锋电位由哪部分形成()A、0期去极和4期自动去极B、1期复极和2期复极C、0期去极和1期复极D、2期复极和3期复极E、0期去极至3期复极

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如何?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外流产生的。

试比较心室肌、骨骼肌、心房肌、窦房结、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长短,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B、阈电位水平高低C、动作电位2期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

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和()内流形成的,两种离子各自的作用与肌肉的类型和部位有关;动作电位的复极相是由()外流形成的。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A动作电位去极相有超射现象B复极时间长于去极时间C有复极2期平台期D有明显的4期自动去极化E动作电位的总时间长于骨骼肌

单选题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O期除极的速度B阈电位的高低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D动作电位复极末期的长短E钠-钾泵功能

填空题平滑肌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是由()和()内流形成的,两种离子各自的作用与肌肉的类型和部位有关;动作电位的复极相是由()外流形成的。

单选题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锋电位由哪部分形成A0期去极和4期自动去极B1期复极和2期复极C0期去极和1期复极D2期复极和3期复极E0期去极至3期复极

单选题与骨骼肌相比,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A去极化过程短暂B除极与复极不对称C持续时间长D有明显的平台期E复极过程复杂

单选题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1期的形成机制是()ANa+内流与K+外流BCa2+内流与K+外流CK+外流DNa+内流与Ca2+内流ECl-内流

问答题心室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如何?

单选题心室肌2期复极平台期的离子机制是(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