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只要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大于50℃就应该考虑设置膨胀节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只要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大于50℃就应该考虑设置膨胀节


相关考题: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管壁和壳壁温差在30℃时,一般无须设置波形膨胀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选用换热器时,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 )度时考虑需要进行热补偿。A.20℃B.50℃C.80℃D.10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连接成一体的换热器,当两流体温差较大(50℃以上)时,应考虑热补偿,可在外壳适当部位焊一个()。(KHD://工艺操作能力,th=225)

管式换热器为增加壳侧流体的流速和湍动所采取的措施为设置折流板。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两侧流体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合。

在固定式管板换热器中设置膨胀节能够明显降低由于换热管和壳体圆筒间热膨胀差所引起的()A、管板应力;B、圆筒和管板的轴向应力;C、管子与管板的拉脱力;

下列换热器()不适用于两侧温差较大的场合。A、U型管换热器B、浮头换热器C、加膨胀节的列管换热器D、固定管板换热器

选用换热器时,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多少时考虑需要进行热补偿()。A、20℃B、50℃C、80℃D、10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即两端管板与壳体()的换热器,当管壳程流体温差较大(>50℃)时,考虑热补偿,可在外壳适当部位焊一个()。

选用换热器时,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度时考虑需要进行热补偿。A、20℃B、50℃C、80℃D、100℃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不适用于管子和壳体的壁温差大于()和壳程压力超过0.6MPa时条件,这时应选其他类型的换热器。A、50℃B、60℃C、70℃D、80℃

为减轻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应力,()换热器多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A、固定管板式B、U形管式C、浮头式D、填料函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两种介质温差不大,一般应低于(),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条件。A、30℃B、40℃C、50℃D、60℃

对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当管壁与壳壁的温度大于()℃时,应设置温度补偿装置。

固定管板换热器最有效解决温差应力的办法是()A、增加管板厚度B、增加换热管壁厚C、设置膨胀节

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只要有温差应力存在都应设置膨胀节。

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洗以及温差不打或者温差虽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换热器有()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形管式换热器D、填料函式热水器

适用于管、壳程温差较大和介质易结垢需清洗的场合的换热器有()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形管式换热器D、填料函式热水器

多选题在固定式管板换热器中设置膨胀节能够明显降低由于换热管和壳体圆筒间热膨胀差所引起的()A管板应力;B圆筒和管板的轴向应力;C管子与管板的拉脱力;

单选题列管换热器当管程与壳程两流体温差超过50℃时,应考虑热补偿以消除热应力。热补偿的方法有()。A补偿圈,壳程加折流挡板BU型管换热器,管程改为多程C浮头式换热器,壳程加折流挡板D补偿圈,U型管换热器和浮头式换热器

单选题为提高列管式换热器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通常在其壳程设置()。A隔板B折流板C管板D膨胀节

单选题固定管板换热器最有效解决温差应力的办法是()A增加管板厚度B增加换热管壁厚C设置膨胀节

单选题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洗以及温差不打或者温差虽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换热器有()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形管式换热器D填料函式热水器

判断题固定管板换热器的壳程只要有温差应力存在都应设置膨胀节。A对B错

填空题固定管板换热器中,由于壳体壁温和管束壁温的不同,固而在()和()上产生了温差应力,在设计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减少温差应力。

判断题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只要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大于50℃就应该考虑设置膨胀节A对B错

单选题对于固定管板列管式换热器,采用如下哪种方式进行热补偿?()A在壳程内设置折流板B在壳程内设置隔板C采用浮头结构D设置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