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0K型道岔尖轨底部与滚轮间作用良好;辊轮转动灵活;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无磨痕,间隙为0.1~1.0mm。

S700K型道岔尖轨底部与滚轮间作用良好;辊轮转动灵活;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无磨痕,间隙为0.1~1.0mm。


相关考题:

S700K道岔检修时对工务状态检查()等内容。 A.尖轨、基本轨状态B.防跳器、顶铁、辊轮、滑床板C.基本轨工务轨距铁D.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

S700K道岔检修和养护时要对工电结合部进行检查:尖轨、基本轨状态;防跳器、顶铁、辊轮、滑床板;基本轨工务轨距、铁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作用良好符合标准,各部螺丝不松动,防松措施良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闭合状态道岔装配,保证闭合尖轨岔轨与相邻的辊轮间有至少标准()mm空隙。 A.1B.0C.0.2D.0.5

除雪时要注意道岔()液压道岔副机等易积雪、夹雪部位的积雪结冰的清理。A、密贴调整杆与袖套间空动间隙B、尖轨与基本轨间活动部分C、尖轨上台面、腰部、底部D、外锁闭道岔锁闭铁、锁钩

S700K道岔检修时对工务状态检查()等内容A、尖轨、基本轨状态;B、防跳器、顶铁、辊轮、滑床板;C、基本轨工务轨距铁D、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

尖轨辊轮是高铁道岔转换设备的重要部件在道岔转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高速道岔滚轮一般情况下,靠近尖轨轨底的辊轮(里侧辊轮)应高出滑床台板表面3~4mm,外侧辊轮高出2~3mm,里侧辊轮与尖轨轨底应留1mm的间隔,用1mm厚的塞尺定位。

高速道岔滚轮一般情况下,靠近尖轨轨底的辊轮(里侧辊轮)应高出滑床台板表面2~3mm,外侧辊轮高出3~4mm,里侧辊轮与尖轨轨底应留1mm的间隔,用()厚的塞尺定位。A、1㎜B、2㎜C、0mmD、1.5㎜

S700K道岔尖轨应与滑床板接触良好,连续4块必须()块接触。

密贴尖轨底部与靠近基本轨侧的辊轮的间隙应在()。当尖轨运动时,尖轨应在各滑床板辊轮上运动,尖轨辊轮应正常滚动。A、0.5~1mmB、1~2mmC、2~3mmD、3~4mm

道岔密贴状态时,尖轨轨底与辊轮间隙()≤△<(),道岔斥离状态时,尖轨轨底和滑床板间隙()≤△<()。

冬季,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原因及段内调车、扳道作业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是()A、因下雪,基本轨与尖轨间有积雪,道岔每扳动(或转动)一次时,浮雪就被尖轨挤在基本轨底部,致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B、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冰块卡住。C、下雪时应及时清扫,使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无积雪,无冰块和其他杂物,因冬季钢轨铁件较脆,禁止用铁石器敲打。

高速道岔滚轮通过扳手转动辊轮轴,可调节辊轮最高点与滑床台板上面的高度差。

道岔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mm。

S700K道岔调整高速道岔尖轨辊轮高度需使用6mm内六角扳手。

S700K型道岔当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间有5mm及以上间隙时,开关触点应可靠断开。

S700K道岔检修和养护时要对工电结合部进行检查:尖轨、基本轨状态;防跳器、顶铁、辊轮、滑床板;基本轨工务轨距、铁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作用良好符合标准,各部螺丝不松动,防松措施良好

单选题高速道岔滚轮一般情况下,靠近尖轨轨底的辊轮(里侧辊轮)应高出滑床台板表面2~3mm,外侧辊轮高出3~4mm,里侧辊轮与尖轨轨底应留1mm的间隔,用()厚的塞尺定位。A1㎜B2㎜C0mmD1.5㎜

填空题道岔密贴状态时,尖轨轨底与辊轮间隙()≤△<(),道岔斥离状态时,尖轨轨底和滑床板间隙()≤△<()。

填空题道岔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mm。

判断题S700K型道岔尖轨底部与滚轮间作用良好;辊轮转动灵活;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无磨痕,间隙为0.1~1.0mm。A对B错

单选题密贴尖轨底部与靠近基本轨侧的辊轮的间隙应在()。当尖轨运动时,尖轨应在各滑床板辊轮上运动,尖轨辊轮应正常滚动。A0.5~1mmB1~2mmC2~3mmD3~4mm

判断题尖轨辊轮是高铁道岔转换设备的重要部件在道岔转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A对B错

判断题S700K道岔调整高速道岔尖轨辊轮高度需使用6mm内六角扳手。A对B错

多选题S700K道岔检修时对工务状态检查()等内容。A尖轨、基本轨状态B防跳器、顶铁、辊轮、滑床板C基本轨工务轨距铁D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

多选题道岔辊轮系统及其部件应满足以下要求正确的是()A辊轮安装与调整应符合铺设图要求,各零部件应保持齐全,作用良好B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C辊轮槽排水孔应保持畅通D辊轮上、下部分连接螺栓松动、折断、缺失或辊轮转动不灵活、破损时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多选题道岔设备巡检检查密贴作业方法:()。A扳动道岔分别检查定反位状态,用扳手撬动密贴尖轨有位移松开后尖轨能复位,用扳手撬动密贴位置锁钩稍有位移B检查斥离尖轨在自然状态下,不受防跳铁影响,间隙不得大于3mmC用钢板尺插入方式检查辊轮运用状态,标准:闭合状态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D观察斥离尖轨与防跳铁间隙,向道岔中心撬动尖轨,松开后恢复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