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的D-T进行叫做( )终止。A.正格终止 B.变格终止C.补充终止D.阻碍终止

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的D-T进行叫做( )终止。

A.正格终止
B.变格终止
C.补充终止
D.阻碍终止

参考解析

解析:A选项:所谓正格终止,或叫做完全终止。这种终止必然包括最容易掌握的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解决;高音的旋律从二级音或七级音落到主音上,低声部从五级音跳进到主音上。前一个分句一般停在一个半终止上,属和弦最常见。
B选项: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变格终止
V——IV——I的和声进行所构成的结束终止,叫做复式变格终止
凡是由开放性的变格进行、复式变格进行所构成的中间终止,都叫做变格半终止
C选项:补充终止的和声功能逻辑补充终止的声功能序进比较简单,整体上按照主—下属—主的功能进行连接。
D选项:六级和弦放在属或者属七后面代替主和弦,这就是阻碍进行。如果这种进行出现在终止处,就叫阻碍终止。
故正确答案是A。

相关考题:

起承转合结构常用于() A、二乐句乐段B、四乐句乐段C、二段曲式D、三乐句乐段

最常见的乐段通常由()个乐句组成。 A、2个乐句B、3个乐句C、4个乐句D、1个乐句

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在外部结构形态上,体现为()结构或()结构。

为 3-4 岁的幼儿所选择的音乐,最好包括一些比较鲜明的、有规律的对比因素,即乐句与乐句或乐段与乐段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乐段写段。要求:1. 用下面谱例作为第一乐句,完成一个4乐句的乐段。 (5分)2. 结构为“起承转合”。 (5分)

旋律写作。要求:(1)以下面谱列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2乐句,构成第1乐段。(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

旋律写作。要求:(1)以下面谱例中乐句作为第一乐句,运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创作第二乐句,构成第一乐段。(3分)(2)写作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构成再现单二部曲式。(7分)

乐段写作。要求:(1)将谱例中的乐句作为第一个乐句,写作一个乐段。(5分)(2)采用螺蛳结顶(句幅递减)的手法。(5分)

要求:(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依据下面的谱例,创作完整的乐段。要求:(1)根据第一乐句的旋律风格及和声织体,续写第二乐句。(4分)(2)创作的第二乐句要与第一乐句同头换尾。(3分)(3)乐段结束时的终止式里要用到终止四六和弦。(3分)

要求:(1)用下列谱例中a.b两个乐句和自己创编的两个乐句构成四个乐句乐段。(2)乐段的结构为起承转合。

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 )。A.乐思、乐节、乐段B.乐句、乐节、乐汇C.乐思、乐句、乐汇D.乐句、乐段、歌曲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什么叫乐句和乐段?

乐句一般表示()乐思,但不够完整,有明显起始感。而乐段通常有()的乐句构成,能陈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具有明显终止感。

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下列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乐句-乐段-乐节-乐汇B、乐段-乐节-乐汇-乐句C、乐汇-乐节-乐句-乐段D、乐节-乐汇-乐句-乐段

音乐段落中具有()的单位,称为乐句。

《紫竹调》一般以四个乐句为一乐段进行演唱。

在曲式结构中,()是最小的曲式结构单位。A、乐汇B、乐节C、乐句D、乐段

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的D-T进行叫做()终止,S-T的进行称为()终止。

在三个乐句的乐段中,第二乐句结束时通常采用()。A、完美终止B、半终止C、补充终止D、阻碍终止

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的最小的段落结构()A、动机B、乐节C、乐句D、乐段

单选题下列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乐句-乐段-乐节-乐汇B乐段-乐节-乐汇-乐句C乐汇-乐节-乐句-乐段D乐节-乐汇-乐句-乐段

单选题在三个乐句的乐段中,第二乐句结束时通常采用()。A完美终止B半终止C补充终止D阻碍终止

填空题在乐句或乐段结尾处的D-T进行叫做()终止,S-T的进行称为()终止。

单选题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