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逻辑电路如图7-62所示,若输入A=1,B=O,则输出F1和F2分别为()。

某逻辑电路如图7-62所示,若输入A=1,B=O,则输出F1和F2分别为()。



参考解析

解析:正确答案是C。
提示:由于A=1,B=0,所以异或门输出为1;1与B=O输入与非门,使输出F1=1;F1=1输入到或非门使得F2=O,而与或非门的其他输入(或门的输出)无关。

相关考题:

在下面的程序中,若调用f1(x)时参数传递采用引用方式,调用f2(y)时参数传递采用传值方式,则输出结果为(47);若调用f1(x)和f2(y)时参数传递都采用引用方式,则输出结果为(48)。A.3B.6C.8D.10

对一路信号进行FSK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f0,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f1和f2(f1>f2),则f0、f1、f2三者的关系是(22)。A.f2-f1=f0B.f2+f1=f0C.f1/f2=f0D.f0-f2=f1-f0

在下面的程序中,若调用f1(x)时,参数传递采用传值方式,调用f2(y)时,参数传递采用引用方式,则输出结果为(47);若调用f1(x)时,参数传递采用引用方式,调用f2(y)时,参数传递采用传值方式,则输出结果为(48)。A.2B.4C.6D.8

某逻辑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分别为x和Y,其输出端为Z。当且仅当输入端X=0,Y=1时,输出 z才为0,则该电路输出z的逻辑表达式为(11)。A.B.C.D.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 void main() {int f,f1,f2,i; f1=0;f2=1; printf("%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f,f1,f2,i; f1=0;f2=1; printf("%d%d",f1,f2); for(i=3;i<=5;i++) {f=-f1+f2,printf("%d",f); f2=f1;f1=f; } printf("\n"); }

逻辑电路与其输入端的波形如图题4-5所示,试画出逻辑电路输出端Y的波形。图题4-5

在图示平面力系中,己知:力F1=F2=F3=10N,a=1m,力偶的转向如图所示,力偶距的大小为M1=M2=10N·m。则力系向O点简化的主矢、主距为(  )。

力F1、F2共线如图所示,且F1= 2F2,方向相反,其合力FR可表示为:A.FR=F1-F2B.FR=F2-F1C.FR=?F1D.FR=F2

图示逻辑门的输出F1和F2分别为(  )。

如图(1)、(2)所示,两梁所用的材料及截面形式都相同,则它们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之间的关系为( )。A.M1<M2,f1<f2B.M1<M2,f1>f2C.M1>M2,f1<f2D.M1>M2,f1>f2

力F1、F2共线如图所示,且F1= 2F2,方向相反,其合力FR可表示为:A.FR=F1-F2 B.FR=F2-F1C.FR=?F1 D.FR=F2

数字信号B=1时,图示两种基本门的输出分別为:(A) F1=A,F2 =1 (B)F1=1,F2 =A(C)F1=1,F2 =0 (D) F1=0,F2 =A

图a)所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ui= 2sinωt mV,则u0为:

测得某逻辑门输入A、B和输出F的波形如图所示,则F(A,B)的表达式为(  )。

如图所示为双4选1数据选择器构成的组合逻辑电路,输入变量为A、B、C,输出F1(A、B、C),F2(A、B、C)的逻辑函数分别为( )。A.∑m(1,2,4,7),∑m(3,5,6,7)B.∑m(1,2,4,7),∑m(1,3,6,7)C.∑m(1,2,4,7),∑m(4,5,6,7)D.∑m(1,2,3,7),∑m(3,5,6,7)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1.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若地基反力呈均匀(矩形)分布状态,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应为(  )mm。 A. 1100 B. 1200 C. 1300 D. 1400

如图所示,杆的自重不计,F1=49N、F2=16.3N。试确定:力F1对O点的力臂为( )m。A.0.1B.0.05C.根号3/2D.0.2

如图7-63所示,输出端F1的逻辑表达式为()。

逻辑电路和输入A、B的时序波形如图7-60所示,当输出F为高电平的时刻是( )。A.t1 B.t2 C.t3 D.t4

平面汇交力系(F1,F2, F3, F4, F5)的力多边形如图4-4所示,则该力系的合力FR等于( )。 A. F3 B. -F3 C. F2 D. -F2

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0"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A、F1="10"N F2="10"NB、F1="20"N F2="20"NC、F1="2"N F2="6"ND、F1="20"N F2="30"N

甲乙叠放在水平面上,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使它们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甲对乙摩擦力f1和水平面对乙摩擦力f2分别为()A、f1=F向右,f2=F向左B、f1=F向左,f2=F向右C、f1=0,f2=F向右D、f1=0,f2=F向左

设有两个力F1和F2,若F1=F2;,则说明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若两个力F1与F2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即F1=F2

若某刚体受力F1、F2的共同作用,且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该刚体()。A、处于平衡状态B、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C、一定处于不平衡状态

设力F1,F2及点O都在某平面上,F1,F2不平行,其交点为A,且F1,F2对点O的力矩相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过点O且垂直于此平面的直线上任一点B,必有MB(F1)=MB(F2)B、对于OA直线上的任一点B,必有MB(F1)=MB(F2)C、对过直线OA且与此平面垂直的平面上任一点B,必有MB(F1)=MB(F2)D、除O点外,不存在另一点B,使MB(F1)=MB(F2)

频域分析过程中,深部缺陷和浅部缺陷的频差分别为Δf2和Δf1,则()A、Δf2﹥Δf1B、Δf2﹤Δf1C、Δf2=Δf1D、不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