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次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3,表示学习时间为3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最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请指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在一项言语学习实验中,研究者想要比较集中学习(一次学习大量材料)和分散学习(分次学习)的效果。他选择三组学生为被试,三组被试的学习材料相同。实验安排如表所示。表中的数字3,表示学习时间为3小时。所有被试均进行相同的考试。结果表明,第三组的考试分数最高,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效果好。请指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
(1)存在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该实验中,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第一组共学习3小时,第二组共学习6小时,第三组共学习了9小时,仅仅学习总时间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第三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另外,三组被试学习后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测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第三组被试学习后只隔一天就进行测验,因此,他们的保持效果较好,遗忘较少,测验成绩就高。总之,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额外变量:学习的总时间和学习与测验间的时间间隔。由于额外变量没有控制好,影响了实验的效果。
(2)完善方案。修改后的实验设计如下:
本实验可以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来分析实验的结果。
(1)存在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该实验中,不仅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第一组共学习3小时,第二组共学习6小时,第三组共学习了9小时,仅仅学习总时间上的差异也会导致第三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另外,三组被试学习后与测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测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第三组被试学习后只隔一天就进行测验,因此,他们的保持效果较好,遗忘较少,测验成绩就高。总之,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额外变量:学习的总时间和学习与测验间的时间间隔。由于额外变量没有控制好,影响了实验的效果。
(2)完善方案。修改后的实验设计如下:
本实验可以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来分析实验的结果。
相关考题:
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 )A.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B.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C.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D.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
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在下列选项中,主要以变量的控制情况和控制水平高低来分类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A.完全随机、随机区组和拉丁方实验设计B.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设计C.被试间、被试内和混合设计D.非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请问:(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
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
一项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为24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客体与无生命的客体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被试被分为三组,第一组(颜色组)被要求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语种组)被要求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意义组)则被要求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客体还是无生命的客体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 反应完成后,就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回忆测试,实验结果如下(表中数字表示正确百分比):请对如下问题进行回答: (1)该实验采用的设计是什么? (2)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3)结果应采用何种统计方法?
在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给男性被试看详细的案件资料,让他们设想自己是法官,对罪犯进行判决。所有罪犯都是女性。实验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被试阅读的案件材料附有漂亮的罪犯照片(有魅力组);一组被试阅读的案件材料附有缺乏吸引力的罪犯照片(无魅力组)。案件材料涉及两种犯罪类型,一种是诈骗罪,一种是偷盗罪。该实验结果见下表。判刑的平均年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类型。 (2)用线形图描述结果,并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180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6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1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3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60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请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题目:语文学习困难儿童的加工速度的研究。 被试的选取:1)采用初中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测验)。在南京市随机选取3所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所有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AAT测验。剔除无效试卷,根据每个人的得分转换为等级分数,将学习适应等级在二等或二等以下的作为可疑学习困难学生挑选出来。 2)学习困难筛查测验。通过AAT测验选出的学习适应性差的可疑学习困难儿童进入第二层次筛选,由熟悉学生的班主任老师采用《学习困难筛查量表》测评。经过班主任的评定,量表总分65分的为可疑学习困难儿童。 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转换为Z分数,数学分数中等或中等以上,语文考试分数低于25%的确定为语文学习困难儿童。3所初中二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困难检出率4.1%。 3)瑞文标准智力测验(SPM)。对选出的28名语文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将该测验中标准分数低于50%的2名低智商者剔除。这样共选取语文学习困难被试26人。随机选取26名语文和数学考试分数均在25%以上的初二学生确定为控制组。这样共选取被试52人,平均年龄14.63±0.72岁。 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所有被试均需完成3项加工速度任务(数字抄写、字母比较和圆点位置比较)。1)数字抄写:0~9这10个数字随机排列在一个10×10的矩阵中。要求被试按顺序既快又准确地抄写一系列随机排列的数字。 2)字母比较:30对随机字母串成对排列,长度分别为3、6、9个字母(各有10对)。要求被试比较一系列配对的随机字母串是否相同。 3)圆点位置比较:30对圆点位置图形成对排列,黑点位置在正方形中的16个圆点中随机排列,黑点数由4到8个组成,要求被试尽可能既快又准确地判断两个正方形中的黑点位置是否相同。3项任务均记录被试在30秒内完成的数量,每项任务完成A、B两套任务。 结果(略)。分析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此实验采用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
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1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存储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内容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问答题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数、每个自变量的水平数、可检验几个主效应、交互作用等)。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5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如果将实验设计改为混合设计,其中前两个变量为组间变量,第三个变量为组内变量,同一实验条件仍需要5名被试,则该实验需要多少组被试?
单选题对学习材料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一种是集中复习。研究表明,一般地()A集中学习优于分散学习B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C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一样好D集中学习适合于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