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6岁。哭闹后面部青紫明显,平时易感冒,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诊断为某种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最不可能的畸形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狭窄D.右心室肥厚E.主动脉骑跨

患儿,男,6岁。哭闹后面部青紫明显,平时易感冒,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诊断为某种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最不可能的畸形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狭窄
D.右心室肥厚
E.主动脉骑跨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发绀、哭闹,活动后发绀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有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连续性杂音,该患儿可能的诊断为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岁半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室间隔缺损B、主动脉骑跨C、主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病毒性心肌炎

患儿,2岁。生后3个月出现青紫,哭闹、活动后,青紫明显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喜蹲踞,有杵状指,心前区有明显杂音,患儿可能为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儿,5岁,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贝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风湿性心脏病

小儿,男,5岁。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风湿性心脏病

患儿男,7岁。查体见发绀伴杵状指。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气胸B、休克C、肺炎D、先天性心脏病E、胸腔积液

患儿,4岁,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风湿性心脏病E.法洛四联症

患儿,2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A.右心室肥厚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

患儿,男,6岁。哭闹后面部青紫明显,平时易感冒,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诊断为某种先天性心脏病,该疾病最不可能的畸形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肺动脉狭窄D.右心室肥厚E.主动脉骑跨

患儿,9 岁,活动后气 4 年余 。2 岁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 。 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A、房间隔缺损B、主动脉骑跨C、主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病毒性心肌炎

3岁患儿,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 )。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右位心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岁半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室间隔缺损B.主动脉骑跨C.主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病毒性心肌炎

患儿,5岁,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风湿性心脏病

患儿,男,2岁,体格瘦小,平日口唇、甲床青紫,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喜下蹲,经检查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该患儿胸部X线检查可见A.靴形心B.肺门舞蹈征C.左心室明显增大D.左心房明显增大E.肺纹理明显增多

患儿,男,6岁,自1岁半起哭后面部青紫明显,平时易感冒,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趾)。医生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法洛四联征的畸形应除外A.右心室肥厚B.室间隔缺损C.房间隔缺损D.主动脉骑跨E.肺动脉狭窄

护士判断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A.心脏杂音B.乏力、气促C.持续发绀(青紫)D.声音嘶哑E.杵状指

患儿,男,2岁,生后3个月起出现青紫,活动后气急。查体:生长发育明显落后,口唇青紫,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该患儿应采取的体位是()。A、平卧位B、仰卧位C、胸膝卧位D、左侧卧位E、右侧卧位

患者男,7岁。查体见发绀伴杵状指。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A、气胸B、休克C、肺炎D、先天性心脏病E、胸腔积液

2岁患儿,自1岁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出现持续性青紫,常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并在胸骨左缘2~4肋间可听闻收缩期喷射性杂音,首先考虑:()A、法洛四联症B、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肺动脉狭窄

患儿,3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右位心

单选题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岁半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室间隔缺损B主动脉骑跨C主动脉瓣狭窄D法洛四联症E病毒性心肌炎

单选题患儿,男,6岁,生后哭闹后有发绀。6个月后发绀渐明显,喜蹲踞。哭闹后有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加重,严重时伴昏厥。口唇、指(趾)甲发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此例最可能诊断为()A肺动脉狭窄B法洛四联症C大动脉转位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

单选题患儿,男,2岁,体格瘦小,平日口唇、甲床青紫,活动、哭闹时加重。活动时喜下蹲,经查,诊断为法洛四联症。患儿胸部X线检查,可见()A靴形心B肺门舞蹈征C左心室明显增大D左心房明显增大E肺纹理明显增多

单选题2岁患儿,自1岁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出现持续性青紫,常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并在胸骨左缘2~4肋间可听闻收缩期喷射性杂音,首先考虑:()A法洛四联症B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肺动脉狭窄

单选题患者男,7岁。查体见发绀伴杵状指。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A气胸B休克C肺炎D先天性心脏病E胸腔积液

单选题护士判断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型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 )A心脏杂音B乏力、气促C持续发绀(青紫)D声音嘶哑E杵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