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佳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甲、乙、丙三个作业成本中心,其中甲作业是被乙、丙两个作业消耗的作业,而乙、丙两个作业是被A、B两种产品消耗的作业。本月A、B两种产品的产量及直接成本资料见下表。本月甲作业的作业总成本为75000元,成本动因总量为250小时,其中:乙作业耗用140小时,丙作业耗用110小时。直接追溯至乙、丙两个作业的资源费用资料见下表。乙、丙两个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动因和作业量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甲作业成本分配率以及乙、丙两个作业应分配的甲作业的成本。(2)计算乙、丙两个作业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乙、丙两个作业的作业成本。(4)计算A、B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维佳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甲、乙、丙三个作业成本中心,其中甲作业是被乙、丙两个作业消耗的作业,而乙、丙两个作业是被A、B两种产品消耗的作业。本月A、B两种产品的产量及直接成本资料见下表。

本月甲作业的作业总成本为75000元,成本动因总量为250小时,其中:乙作业耗用140小时,丙作业耗用110小时。
直接追溯至乙、丙两个作业的资源费用资料见下表。

乙、丙两个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动因和作业量资料见下表。

要求:
(1)计算甲作业成本分配率以及乙、丙两个作业应分配的甲作业的成本。
(2)计算乙、丙两个作业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3)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乙、丙两个作业的作业成本。
(4)计算A、B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参考解析

解析:(1)甲作业成本分配率=75000/(140+110)=300(元/小时)
乙作业应分配的甲作业的成本=300×140=42000(元)
丙作业应分配的甲作业的成本=300×110=33000(元)
(2)乙作业的作业总成本=35000+17000+42000=94000(元)
乙作业的单位成本=94000/500=188(元/次)
丙作业的作业总成本=12000+16000+33000=61000(元)
丙作业的单位成本=61000/200=305(元/小时)
(3)A产品应分配的乙作业的作业成本=320×188=60160(元)
A产品应分配的丙作业的作业成本=110×305=33550(元)
B产品应分配的乙作业的作业成本=180×188=33840(元)
B产品应分配的丙作业的作业成本=90×305=27450(元)
(4)A产品的总成本=72000+164000+60160+33550=329710(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329710/6000=54.95(元/件)
B产品的总成本=48000+123000+33840+27450=232290(元)
B产品的单位成本=232290/4500=51.62(元/件)。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B.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C.作业成本法下,所有成本都需要先分配到有关作业,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D.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1)甲、乙两种产品2008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产品名称 产量(件) 直接材料单位产品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产品成本 田 100 50 40 乙 200 80 30(2)月初甲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3600元,乙产品在产品制造费用(作业成本)为460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甲为40件,乙为60件,总体完工率均为50%;按照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作业成本)总额为50000元,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元) 甲耗用作业量 乙耗用作业量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000 5 15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000 30 1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000 200 8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000 6 4要求:(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2)以机器小时作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3)假设决策者计划让单位售价高于单位成本10元,根据第(2)问的结果确定甲和乙的销售单价,试分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直接成本的发生。 ( )

某氽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资料见下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本月完工产量(件) 16000 9000 直接材料成本(元) 100000 80000 间接成本总额(元) 990000假设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设备维修、生产订单、机器工作、生产协调等六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作业量以及作业成本分配率等有关资料见下表:假定各个作业成本库采用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各个作业成本库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见下表。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作业名称 机器调整准备 生产订单 机器工作 设备维修 质量检验 生产协调 预算分配率 60元/次 45元/份数 355元/小时 280元/小时 60元/次数 50元/次数甲、乙两种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单位:元 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甲产品 30000 70000 100000 乙产品 20000 30000 50000甲、乙两种产品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以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法分配。甲、乙两种产品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资料见下表。(单位:元/件)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甲产品在产品成本 6 18 24 乙产品在产品成本 15 20 35已知月末甲、乙两种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600件和400件。要求:(1)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已分配的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差异。(2)将作业成本差异直接结转到当期的营业成本,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3)计算调整率并将调整额追加计入到各产品已分配作业成本中,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并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有关资料见下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本月完工产量(件) 20000 9000 直接材料成本(元) 100000 60000 间接成本总额(元) 1230000假设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机器调整准备、质量检验、 设备维修、材料接收、工程处理、产品包装六个作业成本库;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作业量以及作业成本分配率等有关资料见下表: 作业成本库 可追溯成本(元) 成本动因 作业量 (作业中心)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机器调整准备 65000 准备次数 350 150 500 质量检验 63000 检验次数 400 300 700 设备维修 26000 维修工时 150 50 200 材料接收 36000 接收次数 450 150 600 工程处理 490000 处理时间 600 100 700 产品包装 550000 包装次数 70 40 110 合计 1230000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如下表:单位:元 产品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甲产品 17000 22000 39000 乙产品 29100 97300 126400假设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乙两种产品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分别为50%和60%,其作业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已知月末甲、乙两种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分别为6000件和900件。要求:(1)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2)完成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作业成本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 单位生产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3)作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关于作业成本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分析和管理,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分析作业,改进作业,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新型战略成本管理方法B 、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应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C 、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D 、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的计算分为三个阶段

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B.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作业→产品”C.作业成本法认为,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形式:追溯和动因分配D.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成本动因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一样,所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依据作业动因设置五个成本库。有关资料如下所示。甲、乙产品作业成本资料要求:1)计算各项作业动因分配率。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E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要求:(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要求:(3)计算各项作业的作业成本差异率。   要求:(4)分别计算甲客户A产品和B产品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K企业专门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有关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如表1所示。K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一样,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K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个,为此设置了5个成本库,有关作业成本的资料如表2所示。要求:(1)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2)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采用“机器小时数”作为制造费用分配依据)。(3)分别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4)针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

某企业6月生产两种产品,型号分别为Ⅱ05和Ⅳ01,该月有关资料见下表:假设经作业分析,该厂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划分了机器焊接、设备调整、发放材料和质量抽检等四个作业,各作业动因及作业成本发生额等有关资料如下表:要求:(1)按照传统完全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计算Ⅱ05和Ⅳ01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Ⅱ05和Ⅳ01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3)分析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下单位成本的差异原因。

某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搬运作业成本当月共发生总成本15600元,若本月服务于甲产品的搬运次数是85次,服务于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120次,服务于丙产品的搬运次数是95次,则该车间本月搬运作业的成本分配率是(  )元/次。A、50B、52C、60D、37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项目 产量(台) 售价(元) 豪华型 5000 4000 普通型 15000 2000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元) 2000 800 直接人工(小时) 25000 75000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作业 制造费用集合 作业动因 调整 300万元 调整次数 机器运行 1625万元 机器小时 包装 75万元 包装单数量 合计 2000万元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作业动因 豪华型作业消耗 普通型作业消耗 合计 调整次数(次) 200 100 300 机器小时(小时) 55000 107500 162500 包装单数量(个) 5000 10000 15000 要求:(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大华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性质设立了A、B、C三个作业成本中心,其中A作业是被B、C两个作业消耗的作业,而B、C两个作业是被甲、乙两种产品消耗的作业。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及直接成本资料见下表。本月A作业的作业总成本为50000元,成本动因总量为250小时,其中:B作业耗用150小时,C作业耗用100小时。直接追溯至B、C两个作业的资源费用资料见下表。B、C两个作业成本中心的成本动因和作业量资料见下表。要求:(1)计算A作业成本分配率以及B、C两个作业应分配的A作业的成本。(2)计算B、C两个作业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B、C两个作业的作业成本。(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产量及相关成本如下表:(2)经作业分析,相关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要求: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及单位成本。要求: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要求:3.分析说明两种方法下单位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采用成本加成20%确定销售价格,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甲公司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成本。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100件和50件,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应该分摊的单位作业成本。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针对作业成本法,财务部小王提出以下几个观点:1.相较于传统成本法的单一,作业成本法根据不同的作业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再根据不同的资源动因将作业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当中,大幅度提升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2.增值作业是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3.资源动因分析在于评价作业的有效性,作业动因分析在于评价作业的增值性。要求:1.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2.判断财务部小王的几个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3.指出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K企业专门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有关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如下(单位:元):甲:1000×4=4000   5000   10000        乙:4000×4=16000  48000   16000  K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2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一样,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K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个,为此设置了5个成本库。有关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的资料如下(单位:元):要求:  分别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下表列示了W公司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价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变动成本。假设该企业在传统成本法下对于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产量比例进行。要求分别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产品的盈利性分析。

关于作业成本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分析和管理,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分析作业,改进作业,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新型战略成本管理方法B、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应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C、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追溯的方式计入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D、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的计算分为三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A、作业消耗产品,产品消耗成本B、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C、产品消耗资源,作业消耗成本D、成本消耗资源,资源消耗作业

问答题(1)计算甲作业成本分配率以及乙、丙两个作业应分配的甲作业的成本。

单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分析和管理,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分析作业、改进作业,为企业增加价值的新型战略成本管理方法B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C作业成本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以直接追溯或动因追溯的方式计人产品成本,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D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的计算分为三个阶段

问答题(3)计算A、B两种产品应分配的乙、丙两个作业的作业成本。

单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品成本是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产品是消耗全部作业的成果B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C作业成本法下,所有成本都需要先分配到有关作业,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D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的范围较传统成本计算得大

问答题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