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上道检查前,应对电子道尺进行校对,当轨距误差≧()或水平误差≧1mm时,禁止上道使用,并及时送检。A0.2mmB0.3mmC0.4mmD0.5mm

单选题
在上道检查前,应对电子道尺进行校对,当轨距误差≧()或水平误差≧1mm时,禁止上道使用,并及时送检。
A

0.2mm

B

0.3mm

C

0.4mm

D

0.5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影响瞭望时,应(),必须作业时,应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保证来车之前按规定的距离及时下道。A.停止线上作业和上道检查B.进行道口及设备检查C.来车及时上道

用百分表检定器检定使用中的百分表的示值误差,可按20个分度间隔进行检定、检完后,如工作行程,任意1mm示值误差在规定的技术范围内并()其要求;相邻示值误差()任意0.1mm示值误差要求时,均应对其进行()。

镗孔能修正上道工序加工所产生的孔的形状误差和()

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上道前,应对捣固机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 A.30S~1minB.1~2minC.3~5minD.5min以上

进行室外作业时,必须携带有线电话和无线对讲机,无线对讲机在上道作业前需与室内防护员进行()。A、编号核对B、频道校对C、音量校对

用光学高温计测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A、使用前校对B、及时更换电池C、测温时防止温度误差偏大D、测温时防止跳针

内径百分表的示值误差很小,在测量前不需用百分尺校对尺寸。

测试设备在使用中发现有测量误差的应(),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如检验不合格设备报生产设备管理部进行维修,无法维修设备应及时报废并记录。A、送检B、报废C、停止使用D、继续使用

作业人员违章上道的是()。A、未掌握相关作业标准及防护知识B、未设防护或防护未到位,就上道作业C、接发列车没有下道或下道不及时

除()外,其它均为加工余量的内容。A、本道工序的加工精度B、上道工序的加工精度C、上道工序的表面质量D、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

选取铰削余量时,应考虑在确保清除上道工序的刀痕和形状误差的前提下,尽量取小值。

在设有轨道电路的区段新铺或更换钢轨、道岔时,新轨、新岔上道前须由施工或工务部门进行轨面除锈,上道后电务部门应及时测试,发现分路不良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并由施工、电务部门申请,()部门安排轧道除锈,经电务部门重新测试合格后开通使用。A、电务B、工务C、车务D、施工

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上道前,应对捣固机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A、30S~1minB、1~2minC、3~5minD、5min以上

便携式内燃扳手上道作业前,须全面检查机械各部,在机器有故障而未排除前,严禁上道作业。

改道作业,现场对轨距尺的轨距、水平进行校对,误差满足水平为:()。A、±0.1mmB、±0.2mmC、±0.5mm

在上道检查前,应对电子道尺进行校对,当轨距误差≧()或水平误差≧1mm时,禁止上道使用,并及时送检。A、0.2mmB、0.3mmC、0.4mmD、0.5mm

当需人工上道除雪时,上、下道应执行登记签认制度。

作业前,作业负责人、机具使用人员检查发现机具状态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时,严禁上道使用。

填空题轨距用道尺或其他工具(如钢轨检查车、轨距水平小车)进行测量。其允许误差根据验收标准的不同而不同。轨距的变化必须(),在短距离内如有明显的轨距变化,即使()容许误差,也会使机车车辆发生剧烈的摇摆。

单选题使用液压捣固机捣固时,上道前,应对捣固机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A30S~1minB1~2minC3~5minD5min以上

单选题改道作业,现场对轨距尺的轨距、水平进行校对,误差满足水平为:()。A±0.1mmB±0.2mmC±0.5mm

多选题用光学高温计测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A使用前校对B及时更换电池C测温时防止温度误差偏大D测温时防止跳针

单选题作业人员违章上道的是()。A未掌握相关作业标准及防护知识B未设防护或防护未到位,就上道作业C接发列车没有下道或下道不及时

判断题作业前,作业负责人、机具使用人员检查发现机具状态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时,严禁上道使用。A对B错

单选题电子道尺上线要先对道尺进行掉头检测。如果道尺轨距、水平掉头误差超限()时,需要对道尺进行现场标定。A0.4mmB0.6mmC0.8mmD1.0mm

填空题镗孔能修正上道工序加工所产生的孔的形状误差和()

单选题在设有轨道电路的区段新铺或更换钢轨、道岔时,新轨、新岔上道前须由施工或工务部门进行轨面除锈,上道后电务部门应及时测试,发现分路不良时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并由施工、电务部门申请,()部门安排轧道除锈,经电务部门重新测试合格后开通使用。A电务B工务C车务D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