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8个单蓄电池相串联的酸性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的电压可达(),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为()A16V;1.1B14.4V;1.2C20V;1.3D17.2V;1.2

单选题
8个单蓄电池相串联的酸性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的电压可达(),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为()
A

16V;1.1

B

14.4V;1.2

C

20V;1.3

D

17.2V;1.2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稳流下进行蓄电池过充电应30min测一次()。 A、电流B、电压C、温度、电解液密度D、电压、电解液密度

蓄电池充电前应测单节电池的()。 A、温度B、电解液密度电压C、现场湿度D、电池组、电压

蓄电池放电特性是指()。A、以恒流放电时,蓄电池端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B、以恒压放电时,蓄电池电流、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C、以恒流充电时,蓄电池端电压、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D、以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电流、电动势和电解液密度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快速脉冲充电方法,适用于()的充电。A、未使用的新蓄电池B、在用存电不足但液面高度正确的蓄电池C、在用存电不足但电解液相对密度不均匀的蓄电池D、极板硫化的蓄电池

不是铅蓄电池充电终止特征的是:()A、充电电压持续两小时不再升高;B、电解液密度达到规定值不再增加;C、蓄电池电压开始降低;D、电解液大量而连续地冒出气泡。

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而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上升缓慢的故障现象是由于()造成的。A、极板短路B、极板开路C、活性物质脱落D、充电电压过低

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其端电压达到_____________,电解液密度达_____________,并呈现______________状态。

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与蓄电池的充电状态有关,密度越低,蓄电池充电状态越差。

铅蓄电池充电终止的特征是:()A、充电电压持续两小时不再升高B、电解液密度达到规定值不再增加C、蓄电池电压开始降低D、电解液大量而连续的冒出气泡

酸性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可根据端电压的(),电解液密度增大、气泡生成情况来判别充电程度及作为充电终了标志。

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是()。A、单格电压下上升到最大值B、不再有电C、电解液密度上升到最大值

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电压及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不易上升,这是()造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应进行()A、沉淀电压及低;调整沉淀电源电压B、电解液液位低;过充电C、极板硫化;过充电D、沉淀时间长;过放电

船用酸性蓄电池的电解液在放电过程中相对密度();充电过程中,相对密度()。()A、升高:降低B、降低;升高C、降低;降低D、不变;不变

用密度表测量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为了测试准确,蓄电池必须处于()状态。A、充电B、放电C、静止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充电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约为()。A、1.21;B、1.31;C、1.15。

极板硫化的主要原因是()。A、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B、蓄电池电解液液面过高C、电解液的相对密度过小D、充电电流过大

蓄电池外壳损坏的故障原因是()A、电解液结冰B、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C、电解液不纯D、电解液密度过高

干式荷电蓄电池的电解液相对密度低于0.987时,需按照正常充电率对蓄电池再充电。

影响蓄电池电动势的因素是()。A、蓄电池的内阻及端电压B、电流中硫酸的含量C、电解液相对密度和温度D、充电电流的大小

充电机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通常是根据()确定的。A、蓄电池电压B、电解液密度C、蓄电池的额定容量D、蓄电池亏电情况

GGF型蓄电池电解液全部调好后,待温度下降到30℃,即可向蓄电池灌注,灌注完毕后,应立即充电。

单选题船用酸性蓄电池的电解液在放电过程中相对密度();充电过程中,相对密度()。()A升高:降低B降低;升高C降低;降低D不变;不变

单选题8个单蓄电池相串联的酸性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的电压可达(),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为()A16V;1.1B14.4V;1.2C20V;1.3D17.2V;1.2

多选题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是()。A单格电压下上升到最大值B不再有电C电解液密度上升到最大值

填空题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其端电压达到_____________,电解液密度达_____________,并呈现______________状态。

单选题8个单电池相串联的酸性蓄电池,充电完毕后的电压为(),电解液比重为()。A16V/1.1B14.4/1.2C20V/1.3D17.6/1.2

判断题蓄电池电解液的密度与蓄电池的充电状态有关,密度越低,蓄电池充电状态越差。A对B错

填空题蓄电池放电终了的标志是(1)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大约()g/cm3(2)单格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容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