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康有为被光绪召见,见面地是()。A玉澜堂B乐寿堂C仁寿殿D排云殿

单选题
康有为被光绪召见,见面地是()。
A

玉澜堂

B

乐寿堂

C

仁寿殿

D

排云殿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 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接受了康有为的变法主张,颁布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勿革旧大臣,而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委以差事,赏惟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求光绪皇帝加紧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C.对封建势力表现出软弱性与妥协性D.要光绪皇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于以下哪一地区()A、瀛台B、颐和园C、天坛D、圆明园

康有为被光绪召见,见面地是()。A、玉澜堂B、乐寿堂C、仁寿殿D、排云殿

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格列佛在()被日本天皇召见。

在拉格奈格被皇帝召见的风俗是什么?

1898年,光绪皇帝召见主张变革的()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又称“()”,但仅维持了103天。结果,光绪皇帝被囚(),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下面哪一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A、梁启超B、谭嗣同C、康有为D、光绪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A、A创办《万国公报》B、B建立强学会C、C公车上书D、D光绪帝接见康有为

()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1898年,张謇鼓动()上书,反对废黜光绪帝。A、康有为B、刘坤一C、李鸿章D、袁世凯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派,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光绪自称为保存国脉,通融试用西法,所以才听信康有为之法。

史学界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人的是()。 A、严复B、光绪C、林则徐D、康有为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898年,()先生在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中提出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

单选题史学界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人的是()。A严复B光绪C林则徐D康有为

单选题维新思潮发展为变法维新运动的标志是()A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B1895年公车上书C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送《应诏统筹全局折》D1898年百日维新

单选题()曾七次上书清光绪帝主张变法维新。A梁启超B曾国藩C李鸿章D康有为

单选题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判断题康有为和光绪皇帝面对面的谈话只有一次。A对B错

单选题1898年,()先生在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中提出在学堂中开设乐歌课。A梁启超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

填空题1898年,光绪皇帝召见主张变革的()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又称“()”,但仅维持了103天。结果,光绪皇帝被囚(),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