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国家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要求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11年6月2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就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做出部署。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要求,旱区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服从指挥,积极承担了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的。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国家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奋斗下,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要求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11年6月2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旱情严重的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实地察看水情、旱情、灾情,就进一步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做出部署。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的要求,旱区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服从指挥,积极承担了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做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的。


相关考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D.《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什么?()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建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了反复修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通过民主协商提高执政水平②将其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履行编制、执行规划的职能④在国民经济规划编制中起领导核心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了反复修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①通过民主协商提高执政水平②将其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履行编制、执行规划的职能④在国民经济规划编制中起领导核心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A、六中B、五中C、四中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三: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请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的“不变之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组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三: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公报》来看,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有这样七个方面的“不变之变”值得关注: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要转变;经济政策的思路不变,产业发展的体系要拓展;社会建设的重点不变,收入分配的关系要调整;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文化产业的建设要提升;改革开放的国策不变,整体推进的力度要加强;加强党建的主线不变,科学执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国方略的大政不变,社会发展的合力要增强。结合材料一,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根据我国国情、充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该建议提交全国人大、按照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作为我国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建议》指出要通过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实现农村村民的民主自治。 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二五”规划纲要须在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上审议批准。这一过程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来看,先由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平衡、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最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用学过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2011年3月在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将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说明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程序是: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并于2011年3月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互合作,是亲密友党 ③国务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④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A、科学发展B、又好又快地发展C、统筹协调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提交大会审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接着,国务院将根据《建议》精神编制“十二五”规划初步草案,并将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然后将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审议讨论,最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十二五”期间发展经济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要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另据调查,收入水平总体较低、收支预期反差大、社会保障不完善、人们消费观念过于保守等发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请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8日审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回答下列各题。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材料一:2010年10月15-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材料二:我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2011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中共中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文件起草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决定》作出325处修改。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坚持上述做法的依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据此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十二五”的规划建议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但是“十二五”规划要正式成为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还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回答。各民主党派、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在我国做出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回答。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提出?

单选题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  )。A《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多选题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有(  )。A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中共中央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国家机关C中国共产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D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题2011年,党的十七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A六中B五中C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