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来看,先由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决议。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来看,先由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再将“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相关考题:

《民法总则》是在( )会议表决通过。A.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B.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C.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D.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密码法自()起施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  )战略。A.可持续发展B.人才强国C.科教兴国D.就业优先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2008年8月29,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经表决通过了(  ),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A.《循环经济促进法》B.《保险法》C.《专利法》D.《刑法修正案(七)草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是在( )上宣布的。A.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B.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C.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D.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肩负亿万人民重托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等。上述材料体现了课本的哪些观点?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8日审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回答下列各题。 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计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一府两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全国人大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表决通过了()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某支队组织全体官兵收看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该活动属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将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012.3.8.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行使()。A、最高决定权B、最高监督权C、最高立法权D、最高任免权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法D、婚姻法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行使决定权 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 ③行使监督权 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接着,国务院将根据《建议》精神编制“十二五”规划初步草案,并将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然后将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十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审议讨论,最后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国家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十二五”期间发展经济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特别是要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另据调查,收入水平总体较低、收支预期反差大、社会保障不完善、人们消费观念过于保守等发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请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8日审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 回答下列各题。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并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④中共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为国家意志的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1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回答问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506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表明全国人大代表在行使()。A、立法权B、监督权C、提案权D、质询权

材料一: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的市场房价、城乡社保、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食品安全、农村医疗制度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听取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倪岳峰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充分协商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随后,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向十一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便在全国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回答。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为何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提出?

判断题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A对B错

填空题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表决通过了()

单选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法D婚姻法

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是在(  )上宣布的。A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B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C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D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单选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集体行使职权②是我国唯一的权力机关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决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