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①②B、③④C、②③⑤D、①③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

相关考题: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细胞的全能性实验

对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杂交实验的两个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D一定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能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C、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

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等位基因A、a和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①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由B和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连续自交,从理论上推算,F3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A、1/8B、1/4C、3/4D、7/8

孟德尔选择了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后,产生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B、3:1C、4:1D、2:1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A、①②④B、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假设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方式比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非常成功。选择豌豆的优势在于()A、有多对相对性状B、进行异花传粉C、有显性性状D、进行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子一代中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②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2∶1;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④亲本杂交后代分离比例为1∶0;⑤子二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例为1∶1;A、①②B、③⑤C、③④D、①③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A、选作杂交实验的两亲本一定要是纯种B、所选的一对相对性状一定要有明显的差异C、一定要让显性亲本作为杂交的母本D、一定要让两性亲本进行有性杂交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减数分裂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细胞的全能性实验D、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进行下列杂交,写出其后代表型及其比例。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什么?

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如果把F1进行下列杂交,写出其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B、F2的性状分离比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A、测交B、杂交C、自交D、正交

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A、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B、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C、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D、雌雄配子的比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问答题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什么?

填空题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则它的遗传行为是F1显性,F2分离,且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