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基因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基因型和()概念。

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基因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基因型和()概念。


相关考题:

孟德尔认为,生物体中每一个性状的遗传因子有(),它们分别来自()。

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提出了“基因”一词。

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概念的雏形。

试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公元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W.L.约翰森提出了()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19世纪中叶,遗传学家孟德尔就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推断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他提出的这一学说,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同和肯定,埋没了34年后,才被科学家“重新发现”。到今天,由孟德尔奠基的一代遗传学迅速经历了从细胞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再到基因工程的一次又一次转变。这表明()A、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C、认识具有重复性和无限性D、人们认识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A、分离定律B、自由结合定律C、遗传因子D、以上都是

1909年贝特生发表了“纯系学说”,第一次提出了基因一词,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孟德尔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

为什么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却不可能认识遗传因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孟德尔学说的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明确提出()。A、遗传因子B、基因C、克隆D、杂交

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假说内容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隐性基因总是不表达

判断题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概念的雏形。A对B错

问答题为什么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却不可能认识遗传因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填空题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创造了基因一词来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且还提出了基因型和()概念。

填空题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使得所产生的性细胞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问答题试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分离假说。

单选题孟德尔学说的意义在于他第一次明确提出()。A遗传因子B基因C克隆D杂交

判断题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最早提出了“基因”一词。A对B错

填空题公元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W.L.约翰森提出了()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单选题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包括()A分离定律B自由结合定律C遗传因子D以上都是

问答题菽、荏菽或戎菽即大豆,何时开始“大豆”一词代替了“菽”并广泛应用?

填空题孟德尔认为,生物体中每一个性状的遗传因子有(),它们分别来自()。

单选题最早提出基因一词的人是()A威廉.路德维希.约翰逊B孟德尔C克里克D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