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组分C2含量异常增多,脱乙烷塔的调整操作以下正确的是()A、提高不凝气排放B、提高回流量C、提高塔顶温度D、提高塔压力

进料组分C2含量异常增多,脱乙烷塔的调整操作以下正确的是()

  • A、提高不凝气排放
  • B、提高回流量
  • C、提高塔顶温度
  • D、提高塔压力

相关考题:

脱乙烷塔的轻关键组分是A、H2B、甲烷C、乙烯D、乙烷E、丙烯

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情况下,对于气液两相混合进料时,增加进料流量将会导致塔上部温度上升,下部温度下降,此时塔顶和塔釜产品组分含量变化是()。A、塔顶重组分含量增加B、塔釜重组分含量增加C、塔顶轻组分含量增加D、塔釜轻组分含量增加

精馏塔进料温度下降,则会使()轻组分含量增加,因此需要加大再沸器加热量。A、塔顶B、回流C、进料D、塔釜

对于进料组成变化大的精馏塔,轻组分含量高,应减少提馏段的塔板数,采用下部的进料口。

进料组分丙烷含量异常增多,则以下哪些调整方法是正确的()A、联系上游装置调整操作B、增加不凝气排放C、气体分馏装置适当降处理量D、提高丙烯回流量

脱乙烷塔回流泵全坏,原料中碳二含量比较低,可以通过脱乙烷塔进料泵直接改至丙烯塔进料,此时要注意()顶要有一定泄放量,保证丙烯质量合格。A、脱丙烷塔B、脱乙烷塔C、丙烯塔D、碳四塔

进料组分C5含量异常增多,脱丙烷塔塔底温会()A、上升B、下降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

解吸塔底温度的变化对操作有什么影响()A、温度低不利于C2组分的解吸,使脱乙烷汽油中C2含量增多B、温度高有利于C2的析出C、过高的温度又会造成解吸过度D、温度越高越好

脱乙烷塔是()塔进料状态为()A、填料塔B、浮阀板式C、汇体进料D、分汇混和进料E、气体进料

进料组分中重组分含量增高,则该塔的()的塔板数相对不足。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塔顶抽出

进料组分C2含量异常增多,则以下哪些调整方法是正确的()A、联系上游装置调整操作B、增加不凝气排放C、气体分馏装置适当降处理量D、脱丙烷塔提高蒸汽量

脱乙烷塔回流罐液面不受控制飞涨,会引起()后果。A、回流泵抽空B、丙烯塔进料中断C、脱乙烷塔压力超高D、丙烯塔压力超高

进料组分中轻组分含量偏高,则该塔的()的塔板数相对不足,进料口上移。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塔顶抽出

进料组分丙烷含量异常增多,除了可以从原料分析中看出,还可以从()参数上判断出来。A、脱丙烷塔底温度B、脱丙烷塔回流罐液面C、丙烯塔压力D、丙烯塔塔底温度

造成脱乙烷塔压力超高的原因有()。A、塔低热源控制阀失灵B、原料中轻组分含量高C、压控阀或热旁路阀失灵D、塔低热源控制阀失灵,原料中轻组分含量高,压控阀或热旁路阀失灵

碳二组分增加,脱乙烷塔压力高,下列操作调整正确的是()。A、增大塔底热源量B、增加塔底抽出C、主动从压控副线泄压D、增加丙烯塔进料量

脱乙烷塔与丙烯塔流程贯通以后,发现丙烯塔进料越来越小,而脱乙烷塔液面一直在上升,此时可以肯定此两个塔的压力是()A、脱乙烷塔与丙烯塔压差逐渐减小B、脱乙烷塔与丙烯塔压差逐渐增大C、脱乙烷塔与丙烯塔压差不变D、不能确定

脱乙烷塔进料后氮气赶尽以后压力还是偏高,可能的原因是()。A、原料中碳二含量偏高B、塔底热源过大C、塔底抽出太小D、塔顶回流偏小

进料组分C2含量异常增多,脱乙烷塔塔顶泄压能力开足,首先应该及时在()进行泄放一部分碳二。A、脱丙烷塔B、原料缓冲罐C、碳四塔D、丙烯塔

属于脱乙烷塔进料条件的是()。A、脱乙烷回流已经建立B、丙烯塔操作基本正常C、脱丙烷塔操作基本正常D、碳四塔操作基本正常

在碳二加氢反应系统中,吸收了绿油后的洗涤液送往()。A、乙烯精馏塔进料B、脱乙烷塔的回流C、脱乙烷塔的进料D、高压脱丙烷塔进料

前脱乙烷流程中,脱乙烷塔塔底出料中的主要组分有()。A、丙烷B、丙烯C、C4D、C5

前脱乙烷流程中,脱乙烷塔塔顶出料中的主要组分有()。A、甲烷B、乙烯C、乙烷D、H2E、丙烷

稳定塔进料中液态烃含量或C2组分增加及进料量增加,压力()。A、升高B、下降C、不变

单选题变直径圆管流,细断面直径d1,粗断面直径d2=2d1,粗细断面雷诺数的关系是( )。ApResub1/sub=0.5Resub2/sub/pBpResub1/sub=Resub2/sub/pCpResub1/sub=1.5Resub2/sub/pDpResub1/sub=2Resub2/sub /p

单选题干熄焦循环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2,其他成分还有H2、CH4、CO等气体,其中属于不可燃组分是( )。ApNsub2/sub /pBpHsub2/sub/pCpCHsub4/sub/pDCO

单选题A pIsub2/sub=Isub3/sub/pB pIsub2/sub=4Isub3/sub/pC pIsub2/sub=2Isub3/sub/pD pIsub3/sub=4Isub2/s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