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材料一:“Thisismyday”[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五年级下册第2—6页] 材料二:“认识拱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材料三:“怀念母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2—25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人、讲授薪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Thisismyday
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n do you get up/eatbreakfast/…?Iusually…a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正确使用usually,often,sometimes三个频度副词。
2.能在Let’s findout部分用本课的目标语言询问同学的作息时间,并能对调查结果做简单的反思。
3.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的录音,完成听录音找对应作息时间表的练习。
讲授新知:
Let’s talk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用新学的短语替换句型中的关键词进行多组机械操练。
(2)教师板书:“Igetupat...Ieatbreakfastat…Igotoworkat…”等五个句子,解释说:This is my time table.Do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引导学生询问:When do you get up/…?教师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猜测,既可巩固复习这一句型,又可发现仍不会提问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
(3)教师放录音,学生跟读。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练习朗读对话。
(4)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该替换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做替换练习,请几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
Let’s find out
(1)同桌各自询问对方的timetable。要求两人各问一次,完成调查表。
(2)学生完成调查表后思考:谁的时间安排更合理?How do you make your time table better?
Task time
该项任务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填出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分别扮演自己的父母,模仿学生用书的示范对话在同桌间或小组里交换信息。教师要注意组织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同时鼓励他们多使用所学语言。
材料一:“一分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33页] 材料二:“认识钟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5页] 材料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58—63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课堂导入: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像)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竞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答案吧!
材料一:“骨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20、21页] 材料二:“丑小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6—129页] 材料三:“圆的周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小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传授新知:
6.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引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测量验证
1.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3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π≈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四)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7πd)只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材料一:“垂直与平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材料二:“四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1—63页]材料三:“平安回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18—21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
【参考答案】
四季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课堂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大屏幕。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师: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第一幅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
师:这四幅有趣的图画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四季)齐读课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题目描述】
计算:(-2)100+(-2)101的是()
A 2100
B-1
C-2
D -2100
正确答案:D
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中学生活,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①中学生活与小学完全一样 ②需要我们培养积极主动的心态,③我们站在一个新的知识台阶上了 ④学习特点、学习任务有了变化,学习方法也要转变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o'从中我们感悟到( )①集体的力量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②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③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一 于敏,婉拒:‘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号。他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这启示我们( )A.人人为我和我为人人相互一致 B.集体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C.个人能力决定集体目标的实现 D.团结合作有助于事业成功4.七年级(1)班在全年级广播体操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最主要的原因是( )A.同学们都很有个性 B.别的班平时不认真锻炼C.班主任管理有方 D.具有班级凝聚力5.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班集体,最关键的是( )A.每个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部分同学的努力C.班级同学有团队精神 D.只需要班主任的努力就够了6.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偶尔会被老师误解,也会与老师发生矛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找来家长质问老师 B.拒绝听课,与老师对抗C.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 D.主动与老师沟通7.“老师,你是真诚的、善良的、美好的,所有同学的心扉都向你敞开。”因此,我们应当把老师看作是( )A.知识的权威人士 B.长辈 C.朋友 D.领导者8.到了中学,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人尽皆知的格言。这说明在中学( )A.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要遵从老师的教导B.老师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C.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D.老师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9.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的。下列做法中体现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是( )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D.丁同学敬畏老师的尊严,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10.尊师、敬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行为中体现了尊重老师的是( )A.见到老师不问候 B.进老师的办公室不敲门C.打听老师的隐私 D.与老师见面主动问好11.每年教师节,小梅同学都要给老师发送祝福短信,她这样做是因为老师( )①传授我们文化知识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④是最完美无缺的人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最近有网友表示:以前总觉得孝敬爸妈的机会还很多,可一算,爸妈能再活二十年,每年平均回去一两次,跟他们在一起最多就三十来次。如此一算,话题很沉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专注国事,无暇父母 B.遵纪守法,勤奋工作C.孝敬父母,常常回家 D.逢年过节,多多寄钱13.退休的谢老师带着母亲历时一年环游中国,帮助母亲实现了“出去走走”的心愿。她践行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自强不息 B.孝亲敬长 C.艰苦奋斗 D.尊重他人14.当我们和父母、老师发生矛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以强硬态度顶撞,以粗暴举止反抗 B.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C.冷静分析,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D.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15.欣赏右面的漫画。该漫画给你的启示是( )①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 ②孝敬父母应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 ③孝敬父母就应该理解和关心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④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是我们孝敬父母的唯一方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6.“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母亲有难我一定要为她做点什么。”22岁的广州赴美留学生彭斯,听闻母亲处于慢性重型肝炎晚期需进行肝移植手术,马上放下学业,从美国回到广州,毅然割下自己60%的肝脏移植给母亲,挽回了母亲的生命。彭斯的言行启迪我们( )①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②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③为父母捐献器官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④孝敬父母要落实在行动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7.近日,全国老龄办等发布新“一十四孝”行动标准,号召公众“经常为父母拍照”“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定期带父母体检”……这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让父母衣食无忧 B.敬重和爱戴父母C.侍奉和赡养父母 D.给父母物质安慰18.“考研奶奶”仝正国在初中毕业3 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圆了大学梦,经历了三次考研,努力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她的求学经历让我们感悟到( )A.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B.坚强的意志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C.要消除考试焦虑,积极应对考试D.要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国家高级人才19.有心理学家认为:生命的10%由际遇组成,余下的90%由你的反应决定。这就是说,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以主导事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运用这一定律应对过度的学习压力时,我们可以( )A.通过转变内心感受和体验来缓解B.轻松培养起自身浓厚的学习兴趣C.彻底消除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焦虑D.考试时可以分散一些注意力,做到漫不经心20.右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 )①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 ③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④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某同学在微博中写道:“随着中考的临近,我心里越来越烦躁不安,彻夜难眠,我害怕考不好,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下列描述符合该同学状态的是( )21·世纪*教育网A.心理承受能力强,有一颗平常心 B.学习压力适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C.学习压力过大,考试过度焦虑‘ D.考试压力大,学习动力足22.一位妈妈给心理医生打电话说:“我的孩子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平时她学习还好,很认真,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发挥不稳定,真急人啊!”心理医生可能会建议这位妈妈让孩子( )A.立即调整自己的理想 B.对考试抱着无所谓的态度C.努力学习,增强自身实力和水平 D.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减轻压力23.通过他人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下列名言和谚语揭示的道理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④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开学了,新上任的班主任老师为了尽快了解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作一个简单的评价。许多同学在写自我评价时,只写了自己的缺点,没有写优点。他们这样做( )A.是正确的,是谦虚的表现B.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可能都没有优点C.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D.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25.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正确认识是我们走向成熟的重要起点 B.要发掘自身潜能,提高自身素质C.认识自己有利于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D.认识自己对自己成长没有多大帮助26.“我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我认识到自己有粗心、马虎的毛病。'这说明我们可以通过 认识自己。( )A.与他人交流 B.自我评价 C.别人的评价 D.与他人比较27.法律和道德是有联系的,表现在法律和道德都是( )A.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 B.有明确、严格和具体的内容C.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人们的行为规范28.一个法治观念强的人,一定是( )A.一辈子从不违法的人 B.严格守法善于用法的人D.准确判别是否违法的人 C.将法律熟记于心的人二、简答题29.小军是某校七年级的学生,他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时不喜欢被老师提问,而且经常开小差。回家后常常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1)小军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2)你认为小军应如何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三、辨析题30.20 14年5月28日,歌手李某容留他人吸毒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李某获刑九个月,处罚金两千元。这说明了明星要比普通人更加遵守法律法规。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四、分析说明题3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达到31.78亿人,其中不少老人过着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1)你如何看待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2)作为子女,你打算如何孝敬父母?(3)我们每天都应该有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请写出今天回家后你最想为父母做的一件事。五、综合探究题32.交往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程,但是进入新学校后,同学们彼此都比较陌生,部分同学变得沉默寡言了,还有部分同学之间关系变得紧张。针对这些现象,老师组织大家召开了一次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上的一员,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准备。(1)新集体中,你一定也希望尽快找到一个好朋友。请你设计一个交友广告,在广告中注明你对朋友的要求,自己的长处、优势,以及你愿意为友谊付出什么。(提示:广告要别具特色,能引入注意)(2)愉悦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请写出一条反映人际交往礼仪和技巧的名言。(3)根据以上内容,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方案。①活动主题: 。②活动目的: 。③活动步骤: 。④活动要求: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 C 3. D 4. D 5. C 6.D 7. C 8. C9. C 10.D 11. C 12. C 13. B 14. C 15.B 16. C17. B 18. A 19. A 20.B 21. C 22. D 23. D 24. C25. A 26. B 27. D 28. B二、简答题29.(1)玩电脑游戏没有节制;上课经常开小差;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2)小军要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请同学、老师、父母监督自己;用写日记的方法管束自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经常自我提醒和自我检查;等等。四、分析说明题31.(1)①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③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形成孝老爱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⑤有利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⑥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更要在精神上慰藉;⑦子女不常回家看看是一种违法行为;等等。(2)①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③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④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等等。(3)如为父母洗脚、饭后主动洗碗、有时间多陪父母聊聊天等。五、综合探究题32.(1)(略。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符合建立新友谊的要求即可)。(2)示例:我渴望别人对自己友善、理解、宽容,希望每个人都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3)示例:①活动主题:走出孤独,快乐交往。②活动目的:提高同学们对交往的认识,帮助大家学习交往的技能,增强交往的能力。③活动步骤:A.分组活动,做好活动准备;B.选出主持人,主持主题班会;C.交往名言大展台;D.我的交往宣言;E.友谊维护知识大讲堂;F.老师补充点评。④活动要求: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参加,期望每个同学都有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l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援: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雏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习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奈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奈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一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一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
(2)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
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观,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扩大学生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以模拟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在课堂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互相协作、沟通的意识。
(4)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与相关的地理、语文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通过了解丝绸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3)强调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成语填空:千____ 万缕 锦____ 前程 牛郎____ 女 衣____还乡 ____ 入扣 花拳____腿
讲述:这些成语都和丝或丝织品有关。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中国的丝绸举世闻名,古代西方称中国为“丝国”,寄托了他们对古老东方的美好想象。历史上贯通东西方的一条著名的国际交通要道就是以中国的丝绸命名的,即丝绸之路。今天,我们将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先辈的辉煌,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探究之旅——寻访丝绸之路。
讲授新课:
(一)丝绸之路
课件: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伴配乐诗①《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讲述:古代丝绸之路分为海陆两路,一直以来人们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关注更为密切。诗中的阳关、玉门关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两个重要地点,它们以西的广大地区,历史上称为西域。今天进行的探究之旅活动将全班同学组成一个联合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进行寻访考察。这个团队由四种不同身份人员组成,即旅游观光者、考古学家、古代商人、文化使者,他们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考古发现、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身份,组成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知识和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完成本组的主题,准备好回答相关的提问。
课件:荒漠、沙漠、绿洲、戈壁、草地、雪山。(先显示图片,待学生回答后在图片下方显示文字)
旅游观光小组的同学说出以上所显示的景象名称,并即兴创作成一段简短的丝路风光的介绍,展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当年徒步往来于丝路的商旅而言,路途不只是遥远,自然界的沙漠、戈壁和高山都是障碍。而丝绸之路的畅通,首先就是要克服这些自然障碍,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从中体会到行走丝绸之路的艰辛。考古小组的同学搜索学习网站揭开楼兰文明消失之谜。
思考:新疆的楼兰古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维持了数百年的繁荣。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目睹楼兰古城的辉煌,只能凭借残垣断壁去遐想。你认为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
考古小组的同学回答,其他小组可作补充。对于学生联想到的环境遭到破坏、水源缺失、外族入侵、疾病流行等结论应从思维的角度予以肯定。
学生搜寻网站的专题找出科学考证的结论:人为地乱砍滥伐森林、无计划地滥用水源是导致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教师启发大家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谈谈自己从楼兰古城的消亡中得到启示,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科学治理的重要性,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课件:胡萝卜、丝绸、中草药、西瓜、核桃、葡萄、瓷器、茶叶、铁农具。(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商人是要讲究经济效益的,如果你从中原出发,可以带以上哪些商品到西域才能盈利?在你归来的时候,你应该把西域的哪些物品销往中原才能赚到钱?
商人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讲述: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课件:佛教、基督教、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针灸。(图片、文字显示)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文化使者小组的同学回答此题。
教师强调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对丝路畅通的兴奋,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对丝绸之路带来的种种具体感受,成就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交流与开放盼精神,至今仍然存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与丝路有关的文章、歌曲、影视、社会活动等。
视频“丝路集锦”: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片段、新丝路模特大赛片段、舞剧《丝路花雨》片段、歌曲《月牙泉》MTV片段、丝路旅游宣传片的片段。
(二)张骞通西域
导入:鲁迅说过,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批以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丝路人物。其中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是谁呢?
多媒体播放动画短片《张骞“凿空”》。
提问:片中有这样的情节,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住,被迫在匈奴结婚生子,过了十几年,张骞抛妻弃子,逃离匈奴,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如果你是片中的那个孩子,你会恨你的父亲抛下你吗?你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同学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诚表露自己的情感,教师启发学生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思考: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①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汉朝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
课堂小结:
课件:报纸上有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报道。(扫描制作)
思考:通过重走丝绸之路活动的所见所闻和学习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凿空”之功,你认为丝绸之路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吗?如果你成为申遗代表团的成员,你将如何阐述你的理由以获得评审田的认可?
教师指导学生回答此题即是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无须面面俱到,说清思路即可,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延伸:
课件: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铁路图。
思考:丝绸之路在X-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l0900千米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丝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进在这条古路上,但同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奇思妙想,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如开发大西北、发展旅游资源:建立影视基地和博物馆、开发光能发电等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应予以赞扬。
作业布置:
在网上查找有关丝绸之路的网站,以“丝路花絮”“丝路人物”“丝路风情”“丝路故事”等任一标题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l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援: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雏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习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奈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奈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一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一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图形与几何
C.统计与概率
D.综合与实践
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②学会观摩。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二、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②联想、想象。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三、课程安排一课时四、课前准备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③走进大自然。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五、活动过程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②分小组交流: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⑦全班交流。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六、活动小结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七、学生习作(略)
相关考题:
- 多选题You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database users should be able to use the various flashback query features in order to go back in time by four hours. What would you do to achieve this?()Aset SQL_TRACE=TrueBset UNDO_RETENTION=14400Cset FAST_START_MTTR_TARGET=240Dset LOG_CHECKPOINT_INTERVAL=240Eset DB_FLASHBACK_RETENTION_TARGET=14400Fset the RETENTION GUARANTEE clause for the undo tablespace
- 判断题在报关即时通业务取单行核单入库阶段,对于开户行为他行的业务,操作员须首先打印《“报关即时通”结算通知书》后,方可点击“核对相符”。()A对B错
- 判断题“代收业务”可扣收中国银行个人账户,也可扣收他行账户。()A对B错
- 多选题Which two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Policy Framework in Enterprise Manager (EM) are correct?()APolicy violations are prioritized as High, Medium, or Informational by categoryBPolicies can be disabled completely, or flagged as ignored, for the specified targetCPolicies can be flagged as ignored, but never completely disabled, for the specified targetDPolicy violations must be corrected, otherwise the database will shut down until corrective action occurs
-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 多选题Which two statements regarding the Policy Framework in Enterprise Manager (EM) are correct?()APolicy violations are prioritized as High, Medium, or Informational by categoryBPolicies can be disabled completely, or flagged as ignored, for the specified targetCPolicies can be flagged as ignored, but never completely disabled, for the specified targetDPolicy violations must be corrected, otherwise the database will shut down until corrective action occurs
-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GABAB、甘氨酸C、乙酰胆碱D、去甲肾上腺素E、5-羟色胺
- 在切片上,卵巢由外周的()和中央的()组成,其中各级卵泡位于()中。
- 多选题131.银行系统处理中,如网银信用卡单笔还款交易在BANCS系统出现未明,对于CSPA银行柜员业务处理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E12471信用卡还款异常交易处理”可对当日未明交易进行(重发或退回)处理。B“E12470信用卡还款交易状态调整”可对(T-1日、T-10日)未明交易进行(成功或失败)状态调整处理。C“E12469信用卡还款交易查询”查询3个月内的成功或失败交易,及6个月内处理中的交易。D由系统进行自动处理,不需柜员处理。
- ()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