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比一比,再组词。
铃( ) 防( ) 芒( ) 漠( )
岭( ) 访( ) 茫( ) 磨( )
铃铛,防范,芒果,冷漠
山岭,访问,茫然,磨难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Pái huái wǔ rǔ miǎo shì duàn liàn
( ) ( ) ( ) ( )
dù jì kāng kǎi téng xiě kuí wǔ
( ) ( ) ( ) ( )
答案:徘徊 侮辱 藐视 锻炼 妒忌 慷慨 誊写 魁梧
材料一:“角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42页] 材料二:“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2 Part B Let’S learn(Pair work)] 材料三:“秋天的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2—47页] 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考查要点】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完成指定内容的教案设计”,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
What'S the Matter,Mike? Part B
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angry,excited,happy,sad,bored。
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讲授新知:
1.教师在黑板上画“Sad face”。教师指着sad face问学生:Is it a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教师做出脸部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教师可让同桌之间一人做表情,另一人画脸,请学生描述图如:He/She is happy/sad.(整堂课用happy face和sad faee评价学生的表现)
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词:excited,tired,angry,bored。同时教师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利用课件2(Let’s learn)呈现本课Let’s learn部分,学生看图,听读音,跟读单词,教师或请学生叙述图片内容,例如:“Amy is very tired.“ZhangPeng feel sexcited”等。
学生根据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猜单词,教师适时鼓励,在学生猜词过程中,教师运用“Is she/he…?”“Does she/he feel…?”“How does she/he feel?’’等句型提问,以此来复习巩固所学形容词。
3.游戏:“谁来问我来答”
教师将简笔画头像分给各小组。拿到笔画的人有问必答,教师引导学生用“How do you feel?”“ Are you…?”“Do you feel…?”等句型来提问,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在其间巡视指导,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活动之后请几组来做问答,检测活动效果。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水下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部编版2021-2022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 读拼音,写词语。二、 比一比,再组词。 融_ 燕_ 溪_ 减_ 泛_隔_ 蒸_蹊_ 喊_ 眨_三、 好朋友,心连心,手拉手。美丽的 树林 诱人的 宝库蓝蓝的 海龟 巨大的 蘑菇庞大的 天空 松软的 泥土闪耀的 贝壳 鲜嫩的 药材茂密的 灯光 名贵的 景色四、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无声无(_)成千(_)万举(_)闻名 (_)肠辘辘熠熠生(_)水火不(_) 如(_)如画葱葱茏(_)风(_)仆仆 来(_)往往形(_)各异清清楚(_)名扬(_) 外回首遥(_)举(_)闻名 鲜为(_)知家喻户(_)(_)目共睹(_)所未有独一无(_)不相(_)下五、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持续 陆续 继续演出结束后,会场上响起了(_)不断的掌声,各级领导也(_)上台和小演员们握手,表示祝贺,希望小演员们(_)努力。突然 仍然 果然 当然(1)白求恩(_)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2)(_),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3)(_),那只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4)第二天,列宁(_)又看到了那只灰雀在枝头歌唱。六、 用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1小鹿的腿很难看。小鹿的腿把它的命救了。_2王老师数学教的很好。王老师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_3天上的火烧云颜色变化极多。天上的火烧云形状变化极多。_七、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1.我们在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乐观,积极向上时常常引用赠刘景文中的诗句“_,_。”2.夜书所见中,诗人借助景物和回忆往事,抒发了诗人_、_的情感。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通过描写一夜_和_后落满金色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更美丽了,表达了作者对_的赞美、对_的热爱。4.秋天的雨以_为线索,将秋天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_、_、_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_和_之情。八、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节选)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大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靠(_) 也许(_) 舒服(_)2结合上下文说一说你对以下词语的理解。洞察:_“地球村”:_3文中画横线的一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的_。4文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分别指的是:_和_。5请用“”画出第二小节的中心句。6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全是好处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_九、 习作展示。我们每天与同学朝夕相处,彼此都很熟悉。请你选择一个同学写一写,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到他是谁。要求:1不能在文中出现所写人物的名字;2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写;3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1、颜料 墙壁 脑袋 翅膀 摇晃 演奏 或者 蜡烛2、融化 燕子 小溪 减少 广泛 间隔 蒸汽 蹊跷 喊叫 眨眼3、4、息 上 世 饥 辉 容 诗 茏 尘 来 态 楚 中 望 世 人 晓 有 前 二 上5、持续 陆续 继续 仍然 突然 当然 果然6、虽然小鹿的腿很难看,但是把它的命救了。 王老师不但数学教的很好,还是个通情达理的好老师。 天上的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极多,而且形状变化极多。7、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身在他乡 思念家乡 秋风 秋雨 雨后美景 生活 秋天的雨 美丽 丰收 欢乐 喜爱 赞美8、1依赖 大概 舒适 2看穿,观察得很透彻。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 3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看得远 听得真切 5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6辩证地看待科学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9、范文:我的好朋友我对上学前班时同学的印象多数已经模糊了,唯一有一位同学至今令我记忆深刻,铭记在我的脑海中。她的身材胖胖的,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和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每天早晨,我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总能经常看到她久等的身影,只见她在操场上向我招手,微微一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给我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然后披散着的秀发像蝴蝶一样神采飞舞,伴着她轻盈的脚步,向我直奔而来,牵着我的手,一起飞奔着跑向教室。她爱讲故事。有一次,班上组织活动,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快步地走上讲台,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而且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好象自已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知不觉地陶醉了,同学们也陶醉了,连老师也被她的神情感染了。她不仅故事讲得好,而且还十分关心人。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到她家玩,一跨进她家,她就迅速地从冰箱中,取出一根冰棍递给我,让我降降温。午睡时,她又把床让给我,自已却躺在木地板上,并且还给我讲故事,让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她就是我那时最好的朋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柔软 墙壁 或者 摇晃 蜡烛翠鸟 算命 玩耍 翅膀 宝贵(每词1分,错1字则该词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主张的识字教学模式可用()六各自来概括。
- A、看、听、说、读、写、想
- B、看、听、说、写、打、想
- C、看、听、说、读、打、想
- D、看、听、说、写、读、打
正确答案:B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相关考题:
- 飞艇熄火手势为()。 A、上下摆动手臂B、点头C、两手交叉头顶
- 多轴飞行器,电调和电机一般通过3根单色线连接,如任意调换其中2根与电机的连接顺序,会出现A.该电机停转B.该电机出现过热并烧毁C.该电机反向运转
- 手机邮箱客户端主动收取新邮件到手机终端,用户不用任何操作。
- ()是低压线路、电动机控制电路或其它电器控制电路中作短路和过载保护的电器。A、负荷开关B、热继电器C、熔断器D、隔离开关
- 通过()只能使用手机邮箱业务。
- 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确的论述是()。A、统一给水系统造价低,应用最广泛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 手机连接服务器,手机上提示:“对方已经发送了一个不被信任的证书,是否继续。”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手机没有装证书B、服务器端没有安装证书C、证书没有做信任设置D、手机时间不对导致证书没有生效
- MAS服务器在手机邮箱MAS业务中的作用是什么?
-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色度的检测方法为铂-钴标准比色法。此方法最低的检测色度为()。A、2度B、3度C、4度D、5度
- 电路中有几个主要物理量?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招聘聘用人员控制数(非实名编)人员37人公告模拟卷(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直属事业单位度公开招考12名实名编制工作人员公告冲刺卷(带答案)_
- 2022年0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北海检查分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冲刺卷(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公开招聘编外专业技术人员冲刺题(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招考编外专业技术人员冲刺题(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幼儿园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强化练习卷(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拉浪林场(广西救助服务指导中心)招考工作人员启事模拟题(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度公开招考工作人员强化练习卷(带答案)_
- 2022年0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度公开招考工作人员模拟题(有答案)_
- 2022年07月第三季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开招聘强化练习题(带答案)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