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填空题05类型五电和磁学题型突破课件202222022129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小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球一定带正电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正确答案:C


正电荷是指()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

C.毛皮摩擦金属捧所带的电

D.丝绸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


参考答案A


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是。()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参考答案:AB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正确答案:正确


下面哪种情况不会产生电流().

  • A、正电荷体与零电荷体接触
  • B、正电荷体与负电荷体接触
  • C、硬橡胶棒和毛皮摩擦
  • D、正电荷体和正电荷体

正确答案:D


类型5 电和磁学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_电荷,验电器是利用了_的规律工作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通过摩擦使电子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了_。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转移电流与电路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_;用它去接触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则此时验电器带_电,该过程中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_(选填“从金属箔片到金属球”或“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吸引正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3.如图所示,要使R1R2串联,应闭合的开关是_;要使R1R2并联,应闭合的开关是_。该电路中干电池供电时将_能转化为电能。S2S1S3化学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4.如图甲所示,当开关S1S2闭合后,A2与R2是 (选填“串”或“并”)联的,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_(选填“干路”“R1”或“R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A。串干路0.28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联;一段时间后,有一只小灯泡熄灭,而电流表A的示数为零,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L1_。并断路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6.如图所示,电灯L1L2L3的连接方式是_。测得A1的电流为0.5A,A2的电流为0.3A,且L2的电流是L1电流的2倍,则通过L3的电流为_A,总电流为_A。并联0.30.6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R1和R2阻值相等。若断开S2,闭合S1S3,两电阻的连接方式为_(选填“串联”或“并联”)。若断开S1S3,闭合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_V。并联电压电阻1.5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都亮,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_V。突然两只灯泡同时熄灭,电压表的示数变为3V,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_断路。1.5L2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9.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的示数为3.8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_V,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_V;若开关S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_V。3.82.26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_V,灯泡L1L2的阻值之比为_。2欧姆定律21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为3V,R2=10,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R1阻值为_;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_V;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A。520.6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G为灵敏电流计,其内电阻为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热敏电阻所在的环境温度等于20时,电流计的示数是2mA,则热敏电阻的阻值是_;当电流计的示数是9mA时,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是_。500140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若只使R2R3并联接入电路,则应闭合开关_,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_。S1S241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4.为了测定风速大小,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该装置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的原理。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风速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措施: 。小将电压表接在定值电阻的两端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5.如图所示是电阻A和B的I-U图像。若将AB串联接入某电源两端,则闭合开关后,它们两端的电压UAUB之比为_;若将AB并联接入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测得干路电流为0.6A,则电源电压为_V。122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要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则只需要闭合开关_;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将滑片P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S2不变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电路中各元件完好,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损坏。若只闭合S1时,移动滑片P,使灯泡变亮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_;若滑片P移至a端,则只闭合S2时与S1和S2同时闭合时相比,电流表的示数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小不变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8.如图所示,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逐渐滑动到b端,发现V1表示数从2V变化到6V,而V2表示数从4V变化到0,则电流表示数从0.2A变化到_A,R=_。0.610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19.为提倡节能环保,某市引进大量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的导线较粗是为了减小导线的_。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为100A,充电电压为380V,则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充电2h消耗的电能为_kWh。电阻电功率76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家电能表的表盘,现在他要用该电能表测量家里电饭煲的实际功率,让该电饭煲单独工作30min,消耗的电能是0.5kWh,则电能表转盘转_r,这段时间电饭煲消耗的实际功率是_W。15001000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1.如图所示,将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按照甲乙两种连接方式接入电压均为U且保持不变的电路中,通过分别调节滑动变阻器R1和R2使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甲乙两电路中的总电流之比I1I2=_,电路的总功率之比P1P2=_。2121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定值电阻R1=10,R2=15,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18,则R1上每秒钟发热的最小值为_J,R3的电功率的最大值为_W。0.96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R2=20,灯泡L标有“6V 、3W”字样。(1)当SS1S2都闭合时,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_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W;(2)当S闭合,S1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V,则R1的阻值为_,通电1minR1产生的热量为_J。0.84.81024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4.如图所示,L1标有“6V 3W”字样,L2标有“3V 3W”字样,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_,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1U2=_;若将两灯并联后接入3V电路中,则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P1P2=_。(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155114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九点 十四分。2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正确答案:正确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正确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下列对于静电力表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C、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 B、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 C、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
  • D、物体之间的排斥与吸引,与物体的电性无关

正确答案:C


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是()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 D、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正确答案:A,B


相关考题:

考题 在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是()A、离子B、负电荷C、正电荷D、不确定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B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C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D物体之间的排斥与吸引,与物体的电性无关正确答案: C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正确答案: B解析: A项,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B项,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C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项,静电现象不能说明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考题 填空题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时,电子由____转移到____,结果使玻璃棒带____电荷,而绸子带____电荷.正确答案: 玻璃棒,绸子,正,负解析: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时,电子由玻璃棒转移到绸子,使得玻璃棒带正电荷,而绸子带负电荷.

考题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称为()。A、正电B、负电C、正电荷D、负电荷正确答案:A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正确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关于电荷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性电荷间互相排斥B、异性电荷间互相吸引C、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起电可以创造电荷正确答案:D

考题 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规律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正确答案:A,B,C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