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主干线截面宜按远期()年规划的负荷密度一次选定,当负荷增加,供电能力饱和时,应以增加变电站的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等办法解决。A、5B、10C、15D、20

配电网主干线截面宜按远期()年规划的负荷密度一次选定,当负荷增加,供电能力饱和时,应以增加变电站的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等办法解决。

  • A、5
  • B、10
  • C、15
  • D、20

相关考题: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一次选定。 A.10年规划B.远期规划C.中期规划D.近期规划

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应在配电网规划之前,根据当地的电网结构、负荷密度、用户性质等,因地制宜地选择方案及设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低压配电网络中,对下列哪些项宜采用放射式配电网络?()(A)用电设备容量大(B)用电负荷性质重要(C)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建筑物内的用电负荷(D)用电负荷容量不大,但彼此相距很近

编制或修订城市电力规划进行负荷预测时,应以规范制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标作为远期规划用电负荷的控制标准,包括()A.分区综合用电量指标B.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C.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D.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E.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指标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根据变电站布点、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制定近期规划。A、领导安排的需要B、安全生产的需要C、运行管理的需要

根据《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UPS系统容量宜按近期负荷配置,远期负荷增加不大时可按远期负荷配置。

无配电网规划地区,高压配电线路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小于()。A、LGJ-70B、LGJ-95C、LGJ-120D、LGJ-150

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应在配电网规划之前,根据当地的电网结构、负荷密度、用户性质等,因地制宜地选择方案及设备。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一次选定。A、10年规划B、远期规划C、中期规划D、近期规划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应按()一次选定。A、十年规划B、远期规划C、中期规划D、近期规划

配电网规划中,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的负荷密度,也可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等因素确定。

负荷预测的结果应以哪种标准制定的各项规划用电指标作为预测或校核远期规划负荷预测值的控制指标()A、《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B、《关于加快城市电网建设改造的诺干意见》C、《城市电力规划规范》D、《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配电网的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的基础,负荷预测的准确度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规划的效果和()。A、效益B、可行度C、实施D、可靠性

按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经济截面时,导线经济截面等于()和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之比。A、最大负荷电流B、平均负荷电流C、总负荷电流D、最小负荷电流

远期负荷预测宜着重考虑城市及各分区的饱和负荷密度和饱和负荷的预测,确定最终负荷规模。

以下关于导线选择原则说法正确的有()A、按机械强度允许的导线最小截面选择B、按允许温升来选择C、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D、基站交流电源进线电缆按远期负荷容量设计

城市中压配电网应根据()需要制定近期规划A、变电站布点B、负荷分布C、负荷密度D、运行管理的

采用“负荷密度法”预测用地用电负荷的远期控制性标准是()。A、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B、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C、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D、高峰月高峰日用电负荷密度

对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当负荷利用小时数较高时,宜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来确定经济截面,其使用年限一般按()计算。A、15年B、20年C、25年D、50年

配电网规划中,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的负荷密度,也可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等因素确定。A、远景展望年B、规划基准年C、规划水平年D、规划当年

配电网规划中,潮流计算应针对()方式进行,重点考察系统的电压和潮流分布情况。 A、最大负荷;B、最小负荷;C、最大、最小负荷;D、非正常运行方式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供电区域的划分主要依据()。A、经济发达程度B、用户重要程度C、行政级别或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D、GDP

配电网中导线截面选择应系列化,同一规划区的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种。

10kV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导线截面选择应系列化,同一规划区的主干线导线截面不宜超过()种。

单选题采用“负荷密度法”预测用地用电负荷的远期控制性标准是()。A人均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B单项建设用电负荷密度指标C城市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D高峰月高峰日用电负荷密度

单选题对较长距离的大电流回路,当负荷利用小时数较高时,宜按年费用支出最小原则来确定经济截面,其使用年限一般按()计算。A15年B20年C25年D50年

单选题直流供电系统整流模块配置数量()。A宜按近期负荷配置B按远期负荷配置C只满足通信设备负荷需求,不需要考虑蓄电池充电需求D应按N+2冗余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