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时,选择后角应以保证加工质量为主,一般取A-8-12

精加工时,选择后角应以保证加工质量为主,一般取A-8-12


相关考题:

粗加工、强力切削和承受冲击载荷的刀具后角应取(),精加工取()。

粗加工和强力切削时,应取()后角,精加工时应取()后角。

蜗杆车刀在()时径向前角一般为4°左右。A、粗加工B、精加工C、半精加工D、精细加工

粗加工时,选择后角应以确保刀具()为主

精加工适当增大前角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CAM编程时,平底刀主要用于()。A、粗加工B、平面精加工C、轮廓精加工D、清角加工E、曲面精加工

粗加工时,应取()的后角,精加工时,就取()的后角。A、较小,较小B、较大,较大C、较小,较大D、较大,较小

精加工时进给量f的选择,一般以考虑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进给量f的选择应()。A、较大B、任意C、较小D、中速

精加工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保证()和(),精加工中一般采用()

精加工时如何选择可转位刀片的刀尖圆弧及后角?

镗床上加工不锈钢材料时,精加工镗刀的前角取()。A、10°~15°B、15°~20°C、20°~30°D、30°~35°

镗刀()的选择原则是:粗加工小于精加工;切削铸铁小于切削钢件;工艺系统刚度差时应小于工艺系统好时。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

镗刀的()选择取决于加工性质和刀具材料,精加工时宜取较小值;采用高速钢刀具时其值大于硬质合金刀具材料。A、前角B、后角C、主偏角D、副偏角

精加工时后角选择应较粗加工前().A、大B、小C、不变

对工件进行精加工时,应以确保表面质量为主,此时修磨刀具后角控制在()范围。A、2°~4°B、4°~6°C、6°~8°D、8°~10°

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小值。

粗加工时,切削用量一般以提高()、()、()为主。精加工时,应以保证加工质量为主,兼顾()与()

刃磨精加工车刀时,可把前角和后角减小。()

切削用量是指()。精加工时,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兼顾生产效率,一般选择较高的(),较小的()。

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如何选择刀具的前角和后角?

精加工相对于粗加工而言,刀具应选择较大的前角和较小的后角。

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

填空题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

问答题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如何选择刀具的前角和后角?

填空题切削用量是指()。精加工时,切削用量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兼顾生产效率,一般选择较高的(),较小的()。

判断题一般在精加工时,对加工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刀尖圆弧半径宜取较小值。A对B错

判断题精加工相对于粗加工而言,刀具应选择较大的前角和较小的后角。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