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型缓冲器摩擦楔块11°支承面局部凹坑深度大于()时更换。A、2mmB、3mmC、4mmD、5mm

ST型缓冲器摩擦楔块11°支承面局部凹坑深度大于()时更换。

  • A、2mm
  • B、3mm
  • C、4mm
  • D、5mm

相关考题:

转K2型斜楔副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新品。 A、2mmB、3mmC、5.4mmD、6.4mm

铁路货车临修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间隙差不大于()。 A.3mm,2mmB.4mm,2mmC.4mm,3mmD.3mm,1mm

转K2型斜楔主、副摩擦面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4mm,间隙差不大于()mmmm。 A.2B.1C.5D.4

临修转向架故障修理标准: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形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间隙差不大于2mm。 A.3mmB.4mmC.5mmD.2mm

临修时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4mm,间隙差不大于()。 A.1mmB.2mmC.3mmD.4mm

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 A.2mmB.3mmC.4mmD.5mm

转K2型斜楔主摩擦面磨耗大于()时须更换新品。 A、2mmB、3mmC、5.4mmD、6.4mm

ST型缓冲器摩擦楔块裂纹或厚度小于()时更换。A、10mmB、20mmC、30mmD、50mm

转K2型斜楔主摩擦面磨耗大于()或副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新品。

组装后,ST型缓冲器各摩擦楔块与箱体须有2/3密贴,除圆角处外,平面上用10mmB0、5塞尺检测,不得贯通。

ST型缓冲器推力锥裂纹、破损或磨耗深度大于()时更换。A、2mmB、3mmC、4mmD、5mm

组装后,ST型缓冲器各摩擦楔块与箱体须有3/4密贴,除圆角处外,平面上用10mmB0、5rnrn塞尺检测,不得贯通。

转K2型斜楔主、副摩擦面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

转9、转8A、转8AG、转8G、转K4型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时更换新品。

段修转K2、K5、K6型转向架时,装用的组合式斜楔副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

转K4型斜楔体副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斜楔体。

转K4、转K5型斜楔主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新品。A、2mmB、3mmC、5.4mmD、4mm

ST型缓冲器的弹性元件是()。A、推力锥B、限位垫圈C、摩擦楔块D、圆柱形螺旋弹簧

货车段修转向架时,斜楔主摩擦面或副摩擦面磨耗大于3mm时须更换新品的转向架有()A、转8AG型B、转8G型C、转K2型D、转K4型

铁路货车临修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间隙差不大于()。A、3mm,2mmB、4mm,2mmC、4mm,3mmD、3mm,1mm

临修时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4mm,间隙差不大于()。A、1mmB、2mmC、3mmD、4mm

多选题货车段修转向架时,斜楔主摩擦面或副摩擦面磨耗大于3mm时须更换新品的转向架有()A转8AG型B转8G型C转K2型D转K4型

判断题转K2型斜楔主、副摩擦面磨耗大于2mm时更换新品。A对B错

单选题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更换后,转8AB、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应用原型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测,每侧间隙不大于()mm,间隙差不大于2mm。A4B5C3D2

单选题转K4型斜楔副摩擦面磨耗大于()时更换斜楔体。A2mmB3mmC5.4mmD6mm

单选题ST型缓冲器的弹性元件是()。A推力锥B限位垫圈C摩擦楔块D圆柱形螺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