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作用式13号车钩之钩提杆孔中心与上锁销孔中心之水平距离允许在上锁销()mm。A、之前30~45B、之后30~45C、之前后30~45D、之前后25

上作用式13号车钩之钩提杆孔中心与上锁销孔中心之水平距离允许在上锁销()mm。

  • A、之前30~45
  • B、之后30~45
  • C、之前后30~45
  • D、之前后25

相关考题:

客车钩提杆与下锁销连杆之距离须大于()mm。 A、10B、12C、15D、20

检查钩体各部技术状态,钩体及()裂纹更换车钩。 A.上、下钩耳B.上钩耳C.下钩耳D.上锁销孔

上作用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当车钩纵向中心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以上锁销孔纵向中心线与钩提杆头部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为基准进行测量)不符时移动钩提杆座调整。 A.30~50mmB.45~55mmC.35~60mmD.45~60mm

车辆落成后,要求下作用车钩钩提杆扁平部位与钩提杆座之扁孔间隙不大于()。 A、1mmB、1.5mmC、2mmD、2.5mm

车钩在()间装有钩舌,用钩舌销穿上。 A、上下钩耳B、钩肩C、钩腕D、上锁销孔

()是连接钩舌与钩耳,使钩舌便于起回转作用的配件。 A、钩舌销B、钩舌推铁C、钩锁铁D、上锁销孔

17型车钩闭锁后,应检查(),确认车钩闭锁。 A、闭锁指示孔B、钩舌C、钩锁铁D、钩提杆

段修规程规定钩提杆与下锁销连杆之距离须大于多少?

按照钩提杆和钩锁销在车钩的位置,车钩可分为()。A、上作用式B、2号车钩C、下作用式D、13号车钩E、7号车钩

上作用式车钩的提钩特点有()。A、提钩时,要弯腰B、提钩时,不弯腰C、手握钩提杆,当两车钩在“压钩”状态下时向上提D、手握钩提杆,先将其抬出钩杆座槽,当两车钩在“压钩”状态时向上提E、车钩提开后,一般不能马上松手

13号车钩的钩提杆孔中心与车钩上销孔的水平距离()。A、只允许向后并不大于45mmB、前后不大于25mmC、前后不大于30mmD、前后不大于45mm

关于13号上作用式车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钩提杆链松余量为30-45mmB、只允许钩提杆孔在上锁销孔之前C、钩提杆的横动量不大于50mmD、圆销的开口销劈开角度应大于60°

车钩装置所谓第二次防跳作用是指()安装后应具有防止摆动而使车钩自动解钩的作用。A、中心销B、钩锁铁C、钩推铁D、钩提杆

车钩连接状态、首尾车钩三态作用、钩提杆及链、车钩防跳插销及吊链、(),均由钩提杆所在侧检车员负责。A、钩体下部B、下锁销组成C、钩舌销及开尾D、车钩高度

13号、13A型车钩用新型上锁销与原型上锁销相比增加了()A、上锁销B、上锁提C、上锁销杆D、上锁铁

13号上、下作业用式车钩能从下锁销孔处看到钩锁的足部,说明钩锁销已经达到了闭锁位置。

钥匙形孔钩提杆座上作用车钩钩提杆左、右横动量()mm。A、10~20B、23~40C、40~50D、50~60

上作用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当车钩纵向中心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以上锁销孔纵向中心线与钩提杆头部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为基准进行测量)不符时移动钩提杆座调整。A、30~50mmB、45~55mmC、35~60mmD、45~60mm

车钩连接状态、()、车钩防跳插销及吊链,均由钩提杆所在侧检车员负责。A、首尾车钩三态作用B、钩提杆及链C、车钩高度D、下锁销组成

上作用车钩钥匙孔钩提杆座时钩提杆扁平部位在钩提杆座处每侧长度不大于()mm。A、20B、40C、60D、80

单选题上作用车钩钥匙孔钩提杆座时钩提杆扁平部位在钩提杆座处每侧长度不大于()mm。A20B40C60D80

单选题上作用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当车钩纵向中心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以上锁销孔纵向中心线与钩提杆头部纵向中心线重合时为基准进行测量)不符时移动钩提杆座调整。A30~50mmB45~55mmC35~60mmD45~60mm

单选题13号、13A型车钩用新型上锁销与原型上锁销相比增加了()A上锁销B上锁提C上锁销杆D上锁铁

单选题钥匙形孔钩提杆座上作用车钩钩提杆左、右横动量()mm。A10~20B23~40C40~50D50~60

单选题车钩连接状态、首尾车钩三态作用、钩提杆及链、车钩防跳插销及吊链、(),均由钩提杆所在侧检车员负责。A钩体下部B下锁销组成C钩舌销及开尾D车钩高度

单选题检查钩体各部技术状态,钩体及()裂纹更换车钩。A上、下钩耳B上钩耳C下钩耳D上锁销孔

单选题17型车钩闭锁后,应检查(),确认车钩闭锁。A闭锁指示孔B钩舌C钩锁铁D钩提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