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20#钢时熔化末期钢液中的硫含量为0.090%,氧化期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是4,氧化渣量为4%,求氧化期的脱硫率n。

冶炼20#钢时熔化末期钢液中的硫含量为0.090%,氧化期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是4,氧化渣量为4%,求氧化期的脱硫率n。


相关考题:

VOD冶炼软铁时,钢水量为30t,入罐时,渣量为1%,Ls=100,钢液含[S]入=0.01%,精炼过程中,渣料等外来材料带入3kg硫,精炼结束后,渣量为3%,渣中硫(S)出=0.40%,求精炼结束后,钢渣间硫的分配比Ls出和钢液含硫量[S]出?(不考虑冶炼过程中S的挥发)

冶炼低碳钢时,随渣中氧化铁含量的增加,钢中的溶解氧()A、增加B、降低C、无变化D、与钢中氧无关

()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A、降低冶炼温度B、增加渣量C、降低钢液中硫的活度

氧化期脱磷反应是在()进行。A、钢液中B、渣中C、钢-渣界面

制钢生铁中硫含量≤0.07%为()铁;硫含量>0.07%时为出格铁。

高炉冶炼时,部分硫进入生铁中,在炼钢时又留在钢中。

硫在钢中易导致热裂纹的原因是:()A、硫的熔点很低B、硫是具有时效倾向的元素C、在钢中易产生偏析,硫与铁互相化合成硫化铁,在1200℃以上时易熔化D、硫化铁在800-900℃有红脆性

硫在钢中的含量过高会使钢产生()现象。

电炉还原期有利于去硫主要因为还原渣碱度高,氧化铁活度低,钢中氧含量低。

在复吹转炉冶炼中,由于底吹气体的搅拌作用,使钢液中()含量和渣中()减少,使吹炼终点残留于钢液中的()增加。

冶炼初期钢液中的[C]和Si]可以()钢液中硫的活度系数。

初始钢水量为70吨,钢水硫含量0.020%,初始渣量5吨,炉渣硫含量0.010%。如果硫分配比Ls=50,试计算钢、渣反应平衡后钢液的硫含量。(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在硫分配系数一定的条件下,钢中的硫含量取决于炉料中的硫含量和渣量。

熔渣容纳硫的能力称为硫容,其数值等于硫在渣钢之间的分配系数。

在硫的分配系数一定的条件下,钢中含硫量取决于()中硫含量和渣量。

在钢液中硫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比如:硫含量为0.005%的钢液的吸氮速度小于硫含量为0.018%钢液的吸氮速度。

在渣流动性良好的情况下,铝的收得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A、渣中不稳定的氧化物B、钢液温度C、钢液含硫量D、钢液装入量

硫的分配比是硫在渣中的含量与在钢中含量之比。

精炼处理时,钢中硫含量取决于钢中初始硫含量、炉渣碱度、渣中硫含量及脱氧程度。

计算题:VOD冶炼软铁时,钢水量为30t,入罐时,渣量为1%,Ls=100,钢液含[S]入=0.01%,精炼过程中,渣料等外来材料带入3kg硫,精炼结束后,渣量为3%,渣中硫(S)出=0.40%,求精炼结束后,钢渣间硫的分配比Ls出和钢液含硫量[S]出?(不考虑冶炼过程中S的挥发)

不氧化法是指包括()的一种冶炼方法。A、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B、熔化期、还原期、出钢C、氧化期、还原期、出钢

冶炼60Si2Mn钢时,Fe-Si应在()加入。A、氧化末期B、还原期C、出钢前

钢中硫含量高时,会引起钢在热加工时的()现象,即所说的()。

铝热焊中通过控制()来控制钢液中的硫磷含量,使之在规定范围内A、焊剂原料B、坩埚中的渣——钢反应C、焊接过程中脱硫脱磷

电弧炉氧化法冶炼,出钢要求为()。A、白渣混出B、先钢后渣C、电石渣D、黄渣

非金属夹渣物的产生:是冶炼过程中,由于脱硫、脱碳、胶磷而产生的氧化物硫磷化物的渣混入在钢液中,冷却后形成。

判断题非金属夹渣物的产生:是冶炼过程中,由于脱硫、脱碳、胶磷而产生的氧化物硫磷化物的渣混入在钢液中,冷却后形成。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