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作为接地体垂直设置时,两根之间距离应不小于()A、2.5mB、3mC、5m

钢管作为接地体垂直设置时,两根之间距离应不小于()

  • A、2.5m
  • B、3m
  • C、5m

相关考题: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长度为2.5米的不小于50mm*50mm*5mm热镀锌角钢,使用钢管时壁厚应不小于()mm。 A.3.5B.4C.4.5D.5

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的接地体可用角钢,钢管不少于二根,入土深度不小于2m,两根接地体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不大于()。 A.1ΩB.4ΩC.10ΩD.15Ω

垂直接地体互相的距离一般不小于5m。()

垂直敷设的接地体至少由两根组成,两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米。A2.5B3.5C5

敷设水平接地体时,两接地体之间平行接近距离应不小于()。A、3mB、5mC、10mD、15m

地网施工应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用50mm*5mm长2.5m的热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地网及接地体顶部距地面的垂直埋设距离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带接地体应埋设冻土层以下。

垂直接地体应采用长度为2.5m的不小于50mm×50mm×5mm热镀锌角钢、或直径不小于()、壁厚不小于()的热镀锌钢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垂直接地体应采用长度为2.5mB、垂直接地不小于50mmx50mmx5mm热镀锌角钢C、垂直接地直径不小于50mm、壁厚不小于3.5mm的热镀锌钢管。

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5米

水平接地体埋深不小于1米,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米,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宜为5米。

垂直敷设的接地体至少由两根组成,两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A、2.5米B、3.5米C、5米

垂直接地体应采用角钢或钢管制成。

接地体的布置和埋设要求有()。A、接地体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B、接地体和建筑物基础之间的距离一般应不小于0.5m;距露天装置内部围栏的距离应不小于1m;与人和人行道的距离应不小于2m。C、接地体的间距,一般应为其长度的2倍。D、接地线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线同时埋在地中时,一般沟深为0.8m,沟宽为0.5m。

人工接地采用钢管时,除壁厚应大于3.5毫米外,还应符合()。A、不少于2根B、深度不小于2.5米C、2根接地体距离不少于2.5米D、2根接地体距离不小于5米

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长度不小于()的两根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10个直径不小于5毫米的透孔,并垂直埋入底板,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米。A、22毫米B、35毫米C、1米D、1.5米

安装接地极时,如使用两根钢管的接地极,那么两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米,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A、0.6米B、0.75米C、1米D、全部

垂直埋设的接地体长度以()m为宜,接地体顶端离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人工接地采用钢管时,除壁厚大于3.5毫米,还应符合()A、不少于2根B、深度不小于2.5米C、2根接地体距离不少于2.5米D、2根接地体距离不小于5米

地网施工应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用50mm*5mm长2.5m的热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地网及接地体顶部距地面的垂直埋设距离不小于(),在寒冷地带接地体应埋设冻土层以下。A、0.7mB、1.7mC、7mD、3m

根据《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垂直接地体当使用钢管时其壁厚应不小于()mm。A、2B、2.5C、3D、3.5

地网施工应采用不小于40mmX4mm的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用50mmX5mm长()m的热镀锌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地网及接地体顶部距地面的垂直埋设距离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带接地体应埋设冻土层以下。A、1B、1.5C、2.5D、3

垂直接地体一般由镀锌角钢或钢管制作,选用钢管时,钢管壁厚不小于()A、1.2mmB、1.5mmC、2.5mmD、3.5mm

钢管作为接地体垂直设置时,接地体长度应不小于()A、1.5mB、2mC、2.5m

填空题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人工垂直接地体长度宜为(),接地体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单选题10kV级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中,对接地体的要求是.接地体应距变、配电所墙壁()以外,接地体长度应不小于2.5m,两根接地体间距离应不小于5m。A1.5mB2mC3mD6m

填空题垂直埋设的接地体长度以()m为宜,接地体顶端离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单选题垂直敷设的接地体至少由两根组成,两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米。A2.5B3.5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