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辊平衡用于换辊或轧钢前工作辊平衡,消除工作辊与支持辊间隙;支持辊平衡用于轧钢前和轧钢时支持辊平衡,消除支持辊轴承箱与压下螺丝的间隙。

工作辊平衡用于换辊或轧钢前工作辊平衡,消除工作辊与支持辊间隙;支持辊平衡用于轧钢前和轧钢时支持辊平衡,消除支持辊轴承箱与压下螺丝的间隙。


相关考题:

镀锡机组化学处理段挤干辊的换辊方式为()。A、平衡杆B、葫芦吊C、行车D、换辊小车

板带轧制过程中出现了中间浪,在轧制时可采取()来解决。A、弯曲支持辊B、工作辊正弯曲C、工作辊负弯辊

着墨压力是指()与转印辊之间的压力。A、沾料辊B、印版辊C、复合辊D、工作辊

精轧轧四辊轧机上压指的是()。A、上工作辊速度大于下工作辊速度B、上工作辊强度大于下工作辊强度C、上工作辊压力大于下工作辊压力D、上工作辊辊径大于下工作辊辊径

某机组在生产时,在钢板表面出现长度为1570mm的周期压印,请判断压印产生在()。(轧钢工作辊直径ф550mm,本机组入口开卷机上辊直径为ф500mm,本机组涂油机辊直径ф200mm)A、轧钢工作辊B、入口开卷机夹送辊上辊C、机组涂油辊

工作辊换辊采用()横移成对更换。A、快速B、慢速C、匀速

板带轧制过程中出现了中间浪,在精轧机组可采取()来解决。A、弯曲支持辊B、工作辊正弯曲C、工作辊负弯辊

下列各项不属于轧机5机架的板形控制手段为()A、工作辊弯辊B、倾斜C、中间辊弯辊D、工作辊窜辊

每个平衡块内设()液压缸,分别用于上工作辊平衡及下工作辊压紧。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用途是更换精轧机工作辊。

实现异步轧制过程的两种方法是()A、两个工作辊辊径相同,转速不同B、两个工作辊转速相同,辊径不同C、两个工作辊辊径相同,转速相同D、两个工作辊转速相同,辊径相同

计算题: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上工作辊平衡缸、平衡工作辊部件和上支承辊零件的重量防止轧辊间打滑,增加平衡缸液体压力,可起()作用。A、弯辊B、平衡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用途是更换精轧机()。精轧机()换辊机用途是用于更换精轧机支撑辊。A、工作辊B、支撑辊C、托辊D、助卷辊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用途是更换精轧机()。A、工作辊B、支撑辊

精轧机工作辊换辊机的用途:用于()精轧工作辊。

换辊前:垫板厚度H=50mm,工作辊辊径上=780,下=785,支承辊辊径上=1400,下=1380,换辊后工作辊上=790,下=795,支承辊上=1380,下=1400为保持轧制线标高不变,应换多厚的垫板?

下工作辊平衡缸保证下工作辊和下支撑辊()。A、紧贴B、脱开

精轧机支撑辊换辊机用途是用于更换精轧机()。A、工作辊B、支撑辊

板带连轧机轧辊的磨损一般规律是()。A、传动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小B、工作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小C、传动侧工作辊磨损小,支撑辊磨损小D、工作侧工作辊磨损大,支撑辊磨损大

板形无法控制时应该()A、更换F4工作辊B、尽量调整C、全线换辊D、更换F4工作辊和中间辊

工作辊锁紧装置的作用是()。A、防止上下工作辊产生交叉B、将工作辊限定在轧线中心位置C、防止工作辊产生轴向窜动D、防止工作辊上下晃动E、防止工作辊断裂

板带轧机以()来命名。A、工作辊辊身长度B、支持辊辊身长度C、钢卷外径D、钢卷内径

关于弯曲工作辊的形式说法正确的是()A、正弯辊法是增加工作辊挠度的方法B、正弯辊法是减小工作辊挠度的方法C、负弯辊法是增加工作辊挠度的方法D、负弯辊法是减小工作辊挠度的方法

精轧机支撑辊换辊机用途是更换精轧机工作辊。

板带轧制过程中出现了中间浪,在精轧机组可采用()A、弯曲支持辊B、工作辊正弯曲C、工作辊负弯辊

轧钢车间的辊道按传动方式分为工作辊道、运输辊道和特殊用途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