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板的尖部与轧辊接触部位应低于轧槽表面()mm。A、8--10mmB、25-30mmC、1-2mmD、4-5mm

卫板的尖部与轧辊接触部位应低于轧槽表面()mm。

  • A、8--10mm
  • B、25-30mm
  • C、1-2mm
  • D、4-5mm

相关考题:

轧辊直径增大和减小10mm,卫板长度减小和增大10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轧辊使用下线后,需要对轧槽进行车削加工以保证轧槽下一次使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轧辊名义辊径指的是非轧槽部位的直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轧件表面经常会有划伤,而不可能造成划伤的位置是( )。A.轧槽B.进口滚动导板C.卫板

检测槽板配线防火安全时应检查()要求。A、器具底座无须应压住槽板端部B、木槽板应经阻燃处理C、塑料槽板表面应有阻燃标识D、电线接头可设在槽板内

()是由于轧辊粘槽或其它物体在轧槽上形成的。A、弯头B、凹坑C、折叠D、凸块

轧辊按轧机用途可分为:()A、板带轧辊B、型钢轧辊C、轧管辊D、四辊轧机辊

轧材弯曲方向是向轧辊孔型表面粗糙()的方向弯曲。

导致板带轧出厚度波动的主要因素是()A、轧机刚度B、轧辊磨损与热膨胀C、轧辊轴承油膜厚度变化D、轧制力

通常轧辊直径增大或减小10mm,卫板长度减小或增大()mm。A、5B、2C、1

轧件表面经常会有划伤,而不可能造成划伤的位置是()。A、轧槽B、进口滚动导板C、卫板

型钢卫板应保证与轧辊孔型有足够的接部弧长,腰部为()mm。A、10~20B、20~40C、40~60

粗中轧各架次导卫安装标准是()。A、导卫对正轧槽紧固不磨轧槽B、导卫辊转动灵活不窜动C、导卫轮表面无要求D、开口度符合工艺要求E、导卫插板无要求

卫板上表面应比轧槽低()毫米。A、5-10B、10-15C、15-20

卫板的前端应紧贴轧辊,卫板的上表面应比孔型槽底()。

应用堆焊的轧槽,增加轧辊的摩擦系数,轧件易于咬入。

以下哪些情况可能会对轧制成品表面质量造成影响()A、辊环裂或掉肉B、导卫插板粘钢C、导卫导辊有凸棱D、导卫未对正孔型E、轧槽表面质量

当上下轧辊的轧槽不对正时,应调整轧辊的()调整装置进行恢复,以免轧件出现缺陷。

关于安装轧辊作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确认待装轧辊,用砂轮打磨轧槽B、将轧辊吊到换辊小车上C、清除轨道和牌坊内的杂物,轧辊两侧耐磨板,牌坊内侧耐磨板及轨道涂一层黄油D、装辊结束,机旁操作箱打到机旁位置E、拆下的轧辊可随意摆放

型材表面呈周期性凸起产生的原因()。A、孔轧槽有砂眼B、掉肉或龟裂C、轧锟轴承损坏D、轧辊设计不合理

型钢轧机上,轧辊的轴向调整主要是用来对准(),使孔型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A、横梁B、导卫C、轧槽

轧钢机上轧辊轴向调整装置的作用主要是()A、防止轧辊轴向串动B、对准轧制中线线C、对准轧槽D、控制板形

当轧管表面纹路不均匀时应采取的措施()A、调整轧辊位置B、打磨抛光轧辊C、换衬套D、调整仰角

在轧辊磨削前将砂轮(),使砂轮在磨削轧辊时减少与轧辊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烧伤和磨粒在脱落时对轧辊表面的划痕。A、边部直线;B、边部倒成圆弧;C、边部凸起.

轧槽是刻在一个轧辊上用来轧制轧件的()或凹槽。

板材轧后表面出现的周期性凸包是由于()引起的。A、轧辊掉肉B、轧辊表面有粘着物C、辊缝调整不当

多选题轧辊按轧机用途可分为:()A板带轧辊B型钢轧辊C轧管辊D四辊轧机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