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开关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mm;A、 200B、 300C、 400D、 500

隔离开关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mm;

  • A、 200
  • B、 300
  • C、 400
  • D、 500

相关考题:

隔离开关分闸后,刀片与静触头间空气间隙距离不小于()mm。 A.200B.300C.400D.500

柱上隔离开关安装要求刀刃合闸后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空气间隙。 A.140mmB.160mmC.180mmD.200mm

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A)触头间的距离 (B)打开角度 (C)分合闸速度 (D)分合闸时间

隔离开关在分闸位置时,()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触头间的距离$;$打开角度$;$分合闸速度$;$分合闸时间

10kV隔离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动静触头间的拉开距离≥()mm。

刀片与静触头接触面积太小,或过负荷运行,引起隔离开关接触部分发热。

主断路器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线长度不小于()mm。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施工验收要求:()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A、相间距离B、合闸时触头打开角度C、分闸时触头打开距离

GN19-12CST型隔离开关的分闸状态是()。A、上触头合闸-下触头分闸B、上触头分闸-下触头分闸C、上触头分闸-下触头合闸D、上触头合闸-下触头合闸

VBFN系列真空负荷开关分闸时,真空灭弧室内动、静触头和隔离断口动、静触头的分断顺序是()。A、真空灭弧室内动、静触头先分断,隔离断口动、静触头后分断。B、真空灭弧室内动、静触头后分断,隔离断口动、静触头先分断。C、真空灭弧室内动、静触头和隔离断口动、静触头同时分断。D、以上答案均不对

GW16型隔离开关主刀闸静触头装配的安装质量标准,要求在外温15~20℃时,静触头杆在合闸位置时离动触头端面(防雨罩)距离为()。A、60mm±5mmB、50mm±5mmC、60mm±10mmD、50mm±10mm

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间要有足够的拉开距离,以便有效地隔离带电部分,这个距离应不小于()mm。A、3~5B、100C、150D、160

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间要有足够的拉开距离,以便有效地隔离带电部分,这个距离应不小于()mm。A、3~5B、100C、150

杆上隔离开关安装时,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的空气间隙。A、100mmB、200mmC、300mmD、400mm

杆上隔离开关安装的闸刀分闸后,距离不小于150mm。

隔离开关安装后,试合闸时要求动片与静触头底部保持10mm的距离。

杆上隔离开关合闸时应接触紧密,分闸时应有足够的空气间隙,且动触头带电。

GW7型隔离开关合闸后,对动静触头有什么技术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如何调整? 主刀闸合闸后,要求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间隙为30~50mm,动触头中心与静触头中心高度误差小于2mm。如不满足以上要求,应改变动刀杆长度和在绝缘子柱上加垫调整。

GW7型隔离开关主刀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间隙为()mm。动触头中心与静触头中心高度误差小于2mm。A、20~30;B、30~50;C、55;D、50~60。

超行程是指()。A、分闸操作中,开关触头接触后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B、合闸操作中,开关触头接触后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C、分闸操作中,开关触头断开后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D、合闸操作中,开关触头断开后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

检查隔离开关静触头夹片与活动刀片间的接触压力,用()的塞尺检查。A、0.5mm×10mmB、5mm×10mmC、0.05mm×10mm

分闸速度是指()。A、开关分闸过程中,动触头的运行速度;B、开关合闸过程中,动触头的运行速度;C、开关分闸过程中,静触头的运行速度;D、开关合闸过程中,静触头的运行速度。

单向供电隔离开关分闸时,应使静触头带电。

断路器动触头的总行程是指()。A、动触头分闸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距离B、从动触头刚与静触头接触到合间完闭,动触头所运行的距离C、动触头从分闸后的位置到合闸后,动触头所运行的距离

杆上隔离开关安装要求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mm的空气间隙。A、140B、160C、180D、200

填空题门刀与厅门地坎的间隙为5-10mm导轨和偏心轮间隙()门机磁开关和磁铁的动作距离在()之间且位置对中。主门刀在轿门关闭时前门刀片与前门锁滚轮的距离为()。厅门锁钩啮合间隙不小于()。厅门动触片与静触片啮合居中,静触片压缩量不小于()。厅门锁滚轮与轿门地坎的间隙为().门锁和被动门触点总电阻应小于()欧姆。

填空题主断路器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接触线长度不小于()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