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正值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近千名海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围绕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话题展开对话。

2019年5月10日,正值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在上海举行。近千名海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围绕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话题展开对话。


相关考题:

新常态发展的动力()。 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C.国际油价暴跌D.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让中国制造成为“强国利器” 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伴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华为、海尔、联想,一批中国制造业品牌已经扬帆出海,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但是,我们也不时地看到:仍有国民出国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尴尬,也仍有“中国能造原子弹,却造不好圆珠笔芯”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正走向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需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打造强国利器。    振兴制造业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还记得中国一度被誉为“世界工厂”,“低端”、“廉价”一度是很多国家对中国制造的印象,而这非常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如今,这种形象正悄然发生改变。2017年6月25日,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命名,并在京沪线上投入运营。这是中国制造的骄傲,也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关键一步。如今,中国高铁不仅在国内飞速发展,也从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让高铁成为“中国智造”一张闪亮的名片。    振兴制造业需要实现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新常态,GDP依旧保持着7%左右的增长量,经济总量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引领下,我国的经济领域也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得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低廉、质量差的产品卖得最好最快,导致企业不再生产优质的产品。劣质驱逐良币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如果不加以惩治,势必会影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一头连着消费环节的“吃穿住用行”,一头连着制造业的产业布局、结构升级。因此,在振兴制造业进程中,应该均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让“质”成为制造业取胜的必要法宝。     振兴制造业需要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提出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第一个十年计划,要想让中国制造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打造中国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华为、联想、格力、小米、大疆等响亮的中国品牌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更是赢得了国外市场的认可。此外,神舟飞船、天河计算机、北斗导航等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自主创新的见证,更成为了中国品牌的彰显。由此,要想让中国制造在世界得以引领风潮,打造中国品牌至关重要。    工业是经济的根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源泉,工业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历次工业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哪个国家在制造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哪个国家就能以稳健的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紧紧抓住当前机遇,实现中国智造、中国品牌、从而提高中国质量。

创新思维方式 迈向制造强国 现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许多旧的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世事无常,任何恒定不变的想法最终都会落后于事物的变幻,以致产生诸多问题而限制了发展。制造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每一个时代的技术进步都会引领制造业突破瓶颈,实现创新发展,倘若思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便会被甩出领先者的队伍。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唯有创新思维方式,方能迈向制造强国。    创新思维方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重工业”“轻工业”“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等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每一个历史阶段也都彰显了创新思维方式带来的突破性革新,如今,我们已不再满足于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模式,也决不能止步于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我们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开拓创新,迎合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创意”引领发展的新时代,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制造转型的应有之义,唯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创造性发展,才能领先于他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创新思维方式,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我们急于追上世界的发展步伐,在倡导“快速”“快节奏”的口号中,实现了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GDP增速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速度过快的背后是对“质量”的忽视,而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立市之本,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基,我们难以想象在各个领域的“低质”发展中,能打造出怎样一个中国。因而,在时代的拐点,继续创新思维方式,更新发展战略,从以“速度”优先的理念转向以“质量”为尚的方针,学习德国之严谨、日本之精致,充分发挥工匠精神,打造一个以“中国质量”闻名的工匠大国。     创新思维方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市面上的产品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然而,“大”不代表“精”,产品多也不代表品质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思维是走低端量贩之路,虽竞争力不够强,但量贩式也保证了一定程度的收益,因而不愿意花精力提升产品质量。拿农业耕地用具来讲,中国企业生产的“犁”大多数都是价格低廉、质量低下,导致农民不得不花高价购买“洋犁”,长此以往,中国产品将失去立足之地。因而,必须创新经营思维,从低端产品向高端品牌转变,走“品牌化”的发展之路。    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创新思维方式,让夕阳回转朝阳,让中国智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让中国产品蜕变中国品牌,让“中国智造2025”尽早实现,让中国智造强国梦梦想成真!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三大转变。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大转变?() 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C.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D.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16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首次提出设立( )。A.国家质量月B.品牌传播年C.中国品牌周D.中国品牌日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更注重中长期规划。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国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资源GDP向技术GDP转变;投资拉动向人才拉动转变;科技创新向全面创新转变。其中哪两个转变是最重要的转变?()。A、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B、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C、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D、资源GDP向技术GDP转变E、投资拉动向人才拉动转变F、科技创新向全面创新转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A、需求端向供给端转变B、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C、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D、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只有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推动“中国制造”向“()”转变。()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A、中国创造;技能B、中国制造;理论C、中国创造;理论D、中国制造;复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为()。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B、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效益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C、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名牌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1)转变、中国速度向(2)转变、中国产品向(3)转变。这“三个转变”是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请问这三个空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A、(1)中国质量(2)中国品牌(3)中国创造B、(1)中国创造(2)中国质量(3)中国品牌C、(1)中国品牌(2)中国质量(3)中国创造D、(1)中国质量(2)中国创造(3)中国品牌

中国产品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对企业而言,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要()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扩大企业生产规模C、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怎样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土战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A、《中围制造2015》B、《中国制造2020》C、《中国制造2025》D、《中国制造2030》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提出的()3个转变,是总书记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更是新时期质量工作明确具体的行动纲领。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中国数量向中国质量转变C、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D、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体现了国家对品牌建设的高度重视,展示了实施品牌战略的坚定决心。A、“中国商标日”B、“中国产权日”C、“中国品牌日”D、“中国产品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有()。A、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B、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C、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D、中国质量向中国数量转变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进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A、“中国工匠”B、“国际工匠”C、“本土工匠”

2019年5月10日,正值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在上海举行。A、发展国际论坛B、发展高峰论坛C、创新国际论坛D、创新高峰论坛

为期三天的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5月10日在上海启动,主题是(),集中展示200多家知名自主品牌企业的国货精品。A、中国品牌,世界共享B、加快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C、聚焦国货精品,感受品牌魅力D、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MadeinChina”即“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大多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手段,削弱了中国品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必须()A、坚持低成本制造,拓展国际市场B、加强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C、提高商品价格,反对贸易保护主义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自主创新之路

单选题2019年5月10日,正值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中国品牌()在上海举行。A发展国际论坛B发展高峰论坛C创新国际论坛D创新高峰论坛

多选题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该概念注重中长期规划,将为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设计顶层规划和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B中国加工向中国技术C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D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多选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推进()。A需求端向供给端转变B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C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D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多选题为期三天的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5月10日在上海启动,主题是(),集中展示200多家知名自主品牌企业的国货精品。A中国品牌,世界共享B加快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C聚焦国货精品,感受品牌魅力D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单选题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土战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A《中围制造2015》B《中国制造2020》C《中国制造2025》D《中国制造2030》

问答题怎样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