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装配时,要用芯棒研点,修刮轴承外套的内锥孔。并保证前、后轴承孔的()A、位置度B、同轴度C、形状精度D、表面粗糙度

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装配时,要用芯棒研点,修刮轴承外套的内锥孔。并保证前、后轴承孔的()

  • A、位置度
  • B、同轴度
  • C、形状精度
  • D、表面粗糙度

相关考题:

内锥外柱式轴承的装配只需刮削内锥孔就可以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要以( )为基准,配刮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的内孔,使接触精度合格。A.主轴B.标准棒C.轴承外套的内孔D.轴承座

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的外表面为圆锥面。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装配后主轴轴颈与锥孔的同轴度偏差主要包含()等。A.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轴承位误差B.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室温的影响造成的误差、轴承位误差C.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百分表误差、轴承位误差D.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轴承位、轴承误差

按滑动轴承的结构划分它可分为()、()、内柱外锥式、内锥外柱式和()等几种。

用芯棒研点,修刮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外套的内锥孔时,接触点要求在每25mmX25mm内保证12-16点。

外锥内圆柱轴承研点显示时,应用()配研。A、研棒B、主轴C、标准棒D、配刮棒

下面的滑动轴承结构形式错误的是()。A、整体式滑动轴承B、部分式滑动轴承C、剖分式滑动轴承D、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

要以()为基准,配刮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的内孔,使接触精度合格。A、主轴B、标准棒C、轴承外套的内孔D、轴承座

整体式、剖分式、内柱外锥式向心滑动轴承是按轴承的( )形式不同划分的。A、结构B、承受载荷C、润滑D、获得液体摩擦

()滑动轴承磨损后,轴颈与轴承间的间隙无法调整。A、整体式B、剖分式C、内柱外锥式D、内锥外柱式

内锥外柱形主轴滑动轴承外圆与外套内孔与主轴外圆的接触精度为()。A、8点以上/25mm×25mmB、12点以上/25mm×25mmC、16点以上/25mm×25mm

内锥外柱式轴承的装配只需刮削内锥孔就可以了。

内锥外柱式轴承与外锥内柱式轴承的装配过程大体相似,修整时不同点是只需修整()A、外锥面B、外柱面C、内锥孔D、内柱孔

外锥内柱轴承的刮削时,锥孔与外锥的接触面积要达到()以上。A、65%B、70%C、75%D、80%

装配后主轴轴颈与锥孔的同轴度偏差主要包含()等。A、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轴承位误差B、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室温的影响造成的误差、轴承位误差C、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百分表误差、轴承位误差D、检验棒误差、轴颈误差、锥孔误差、轴承位、轴承误差

下面的滑动轴承结构形式错误的是()。A、整体式滑动轴承B、部分是滑动轴承C、部分式动轴承D、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

装配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时,要先将轴承外套压入箱体孔时,并保证有()的配合要求。A、H7/r7B、H6/r6C、H7/r6D、H8/r7

剖分式滑动轴承装配时,为提高使用寿命轴瓦孔应与轴进行研点配刮。

要以()为基准,配刮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的内孔,使接触精度合格。A、主轴B、标准帮C、轴承外套的内孔D、轴承座

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装配时,要以()为基准研点,配刮轴承的外圆锥面。A、轴承座B、主轴C、标准锥套D、轴承外套的内孔

装配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时,要先将轴承外套压入箱体孔中,并保证有()的配合要求。A、H7/r7B、H6/r6C、H7/r6D、H8/r7

常用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 )和内柱外锥式。A、部分式B、可拆式C、剖分式D、叠加式

内柱外锥式轴承装配,将外套压入箱体孔中,其配合为()。A、H8/h7B、H7/r6C、H9/C9D、H8/f7

滑动轴承按其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内柱外锥式

内柱外锥式滑动轴承的外表面为圆锥面。

内柱外锥式轴承装配修刮外套内锥孔,其接触斑点为()/25×25mm2。A、4~8点B、8~12点C、12~16点D、25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