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群钻外缘处刀尖和钻心处,钻尖在高度上仅差2毫米。

薄板群钻外缘处刀尖和钻心处,钻尖在高度上仅差2毫米。


相关考题: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变化规律是()。 A、边缘处最大B、钻心处较大C、近钻心最小D、外缘处最小,愈近钻心愈大

薄板群钻的特点是() A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 . 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 . 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 . 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钻薄板的群钻是利用钻心尖定中心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变化规律是()。A、外缘处最大B、钻心处较大C、近钻心最小D、外缘处最小,愈近钻心愈大

薄板群钻在钻薄板时,当钻尖钻穿时轴向力()。A、会突然减小B、突然增大C、不会突然减小D、突然增大或减小

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其特点是将两()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横刃()成钻心尖,略比刀尖高出()mm。

标准麻花钻靠近外缘处前角最(),越靠近钻心处前角越()。A、小;大B、大;小C、小;小D、大;大

麻花钻外缘处,前角(),后角();愈靠近钻心处,前角逐渐(),后角()。

薄板群钻是把麻花钻两主切削刃磨成圆弧形切削刃,并把钻尖高度磨低而做成的。

薄板群钻中心处的钻尖与外缘处钻尖的高度差为()mm。A、0.5~1.5B、1.5~3C、3~4D、4~5

扩孔钻与麻花钻很相似,因没有(),所以不能用来钻孔。A、横刃B、刀尖C、钻心D、钻尖

麻花钻的后角是变化的,靠近外缘处的后角最小,靠近钻心处的后角最大。

标准麻花钻刀尖外缘处前角最小,达到-30°,自外缘向钻心处前角逐步变大,在中心横刃处达到最大值30°。

标准群钻与麻花钻相比,钻心高度(),加强了定心作用,可使横刃更加锋利而不影响钻尖强度。A、不变B、升高C、降低

钻薄板群钻是把麻花钻两主切削刃磨成圆弧形切削刃,并把钻尖高度磨低而做成的。

钻薄板群钻两切削刃的外刀尖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mm。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A、后角B、前角C、刀刃D、刀尖

薄壁群众又称三尖钻,其特点是将两主切削刃外缘处,磨成锋利的刀尖横刃(),成钻心尖,略比刀尖高出()mm。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A、0.5~1mmB、1~1.5mmC、0.5~1.5mmD、2mm以下

麻花钻的前角是变化的,其中()处的前角最大,自外缘向钻心前角将逐渐()。

薄板群钻,把麻花钻两主切削刃磨成()切削刃,并使钻心刀尖略高于两外尖。A、直线形B、圆弧形C、波浪形D、三角形

薄板群钻,外缘处磨出锋利的两个刀尖,与钻心刀尖相差仅(),形成三尖。A、0.1~0.5mmB、0.5~1.5mmC、1.5~2.5mmD、2.5-3.5mm

麻花钻的名义后角αf是指钻头的()A、外缘处后角B、钻心处后角C、横刃处后角D、后角的平均值

()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A、小孔钻B、铸铁群钻C、薄板群钻D、钻削黄铜

薄板钻又称为三尖钻,钻心尖应(),两圆弧槽深应比板厚再深1mm。A、高于外缘刀尖1~1.5mmB、高于外缘刀尖2~2.5mmC、低于外缘刀尖1~1.5mmD、低于外缘刀尖2~2.5mm

钻黄铜的群钻与标准群钻相比较还具有外缘处前角()、横刃()、刀尖角的尖角处磨有过渡园弧等特点。

多选题薄板群钻的特点是()A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