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群钻,外缘处磨出锋利的两个刀尖,与钻心刀尖相差仅(),形成三尖。A、0.1~0.5mmB、0.5~1.5mmC、1.5~2.5mmD、2.5-3.5mm

薄板群钻,外缘处磨出锋利的两个刀尖,与钻心刀尖相差仅(),形成三尖。

  • A、0.1~0.5mm
  • B、0.5~1.5mm
  • C、1.5~2.5mm
  • D、2.5-3.5mm

相关考题:

薄板群钻的特点是() A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 . 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 . 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 . 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对于薄板群钻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 .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 . 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 . 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 . 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

钻薄板的群钻是利用钻心尖定中心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麻花钻主切削刃上各点的端面刃倾角变化规律是()。A、外缘处最大B、钻心处较大C、近钻心最小D、外缘处最小,愈近钻心愈大

薄板群钻的刀尖是指()的交点。A、横刃与内刃B、内刃与圆弧刃C、圆弧刃与副切削刃D、横刃与副切削刃

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其特点是将两()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横刃()成钻心尖,略比刀尖高出()mm。

()的结构特点是,在标准麻花钻的基础上磨出月牙槽,磨短横刃,磨出单面分屑槽。A、铸铁群钻B、薄板群钻C、深孔钻D、标准群钻

扩孔钻与麻花钻很相似,因没有(),所以不能用来钻孔。A、横刃B、刀尖C、钻心D、钻尖

标准麻花钻刀尖外缘处前角最小,达到-30°,自外缘向钻心处前角逐步变大,在中心横刃处达到最大值30°。

钻薄板群钻两切削刃的外刀尖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mm。

把钻头的()磨去一块,以免在钻削软材料时产生扎刀现象。A、刀尖处的前刀面B、刀尖处的主后刀面C、刀尖处副后刀面D、横刃与主切削刃相交处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A、后角B、前角C、刀刃D、刀尖

薄壁群众又称三尖钻,其特点是将两主切削刃外缘处,磨成锋利的刀尖横刃(),成钻心尖,略比刀尖高出()mm。

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A、0.5~1mmB、1~1.5mmC、0.5~1.5mmD、2mm以下

薄板群钻外缘处刀尖和钻心处,钻尖在高度上仅差2毫米。

铸铁群钻的刀尖高度比标准群钻()。A、更大B、更小C、高D、低

薄板群钻,把麻花钻两主切削刃磨成()切削刃,并使钻心刀尖略高于两外尖。A、直线形B、圆弧形C、波浪形D、三角形

精孔钻削时,钻头的刀尖处研磨出()mm的小圆角。A、R=0.1B、R=0.2C、R=0.3D、R=0.4

在钻头外缘处磨出过渡刃,以增加外缘处的刀尖角,改善散热条件增加刀齿强度,提高切削刃与棱边夹角处的(),提高钻头的耐用的。A、速度B、转速C、使用寿命D、韧性

青铜群钻在刀尖处磨出r=0.5~1mm的圆弧,其作用是()A、减小孔壁粗糙度B、提高生产效率C、提高孔的形状精度D、提高钻削时的切削速度

铸铁群钻的刀尖高度比标准群钻更大。

进行立体裁剪的剪刀主要是刀尖比较细小锋利的剪刀,刀尖锋利宜于打剪口修省道。

()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而且与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A、小孔钻B、铸铁群钻C、薄板群钻D、钻削黄铜

薄板钻又称为三尖钻,钻心尖应(),两圆弧槽深应比板厚再深1mm。A、高于外缘刀尖1~1.5mmB、高于外缘刀尖2~2.5mmC、低于外缘刀尖1~1.5mmD、低于外缘刀尖2~2.5mm

钻黄铜的群钻与标准群钻相比较还具有外缘处前角()、横刃()、刀尖角的尖角处磨有过渡园弧等特点。

钻黄铜群钻避免扎刀现象,钻头外缘处的前角()。A、磨大些B、磨小些C、磨锋利D、不变

多选题薄板群钻的特点是()A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1~2mmB薄板群钻两切削刃外缘磨成锋利的刀尖,钻心尖在高度上仅相差0.5~1.5mmC钻薄板群钻又称三尖钻D薄板群钻的特征要点是迂回、钳制靠三尖,内定中心外切圆E压力减轻变形小,孔形圆整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