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和池满水时,应先进行循环中和,达到排放标准时,再排放。

当中和池满水时,应先进行循环中和,达到排放标准时,再排放。


相关考题:

苯酐装置中和池PH值的排放标准为()。 A、7-9B、6-9C、7.5-9D、9-10

中和池排放水的pH值应控制在()。

利用盐酸酸洗壳体的基本步骤是______。 A.先酸浸,后Na2CO3中和,再水清洗B.先Na2CO3浸,后酸中和,再水清洗C.先水清洗,后Na2CO3中和,再酸浸D.先酸浸,后水清洗,再Na2CO3中和

下列关于废液处理错误的是( )A.废酸液可用生石灰中和后排放B.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用NaOH调节pH值大于10后再氧化C.废酸液用废碱液中和后排放D.量大的含氰废液可用酸化的方法处理

实验结束后,无机酸、碱类废液应先中和后,再进行排放。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中和池水满时,应先进行循环中和,达到排放标准时,再排放。A对B错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曝气、中和、混凝澄清、过滤等工艺过程。对全厂的经常废水和非经性废水进行处理,并达到排放标准。设备主要包括废水池、加药设备、()、废水泵、澄清器(池)、过滤器(池)等A风机搅拌装置B澄清器(池)C过滤器(池D废水池

当中和池水满时,应先进行循环中和,达到排放标准时,再排放。

中和水池允许排放的废液的PH值为()。

脱盐水处理工艺中,中和池内废水呈()性,需要加()中和后才能排放

实验结束后,无机酸、碱类废液应先中和后,再进行排放。

丙烯腈装置通常通过向中和池中加入碳酸钠来中和排放的残余硫酸,以将pH值调控在中性左右排放。()

下列关于废液处理错误的是()。A、废酸液可用生石灰中和后排放B、废酸液用废碱液中和后排放C、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用NaOH调节pH值大于10后再氧化D、大量的含氰废液可用酸化的方法处理

水处理系统再生后的废水()。A、必须中和后才能排放B、直接排放C、返回循环水槽系统D、给蒸发器作回流用

脱盐水岗位中和池外送水PH值应控制在()。

己内酰胺装置离子交换系统切换时,当物料充满后,应首先向()循环。A、离子交换进料罐B、蒸发冷凝液罐C、中和池D、蒸馏己水缓冲罐

配酸站长期停车时,应将设备、管线中的物料吹扫至中和池,并用()。A、烧碱中和B、纯碱中和C、强碱中和D、大量水稀释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如果有两池等体积的废酸与废碱液,它们的pH分别为1.5与10.5,将两者混合后,应()排放。A、再加些碱中和至中性B、再加些酸中和至中性C、可直接D、加些水

排污阀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锅炉水循环B、排放锅炉内的水垢泥沙C、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可以排放余水D、炉水取样

排污阀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锅炉水循环B、排放锅炉内的水垢泥沙和盐分C、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可以排放余水D、炉水取样

废酸真空蒸发产生的废气洗涤水,回收硝基物返回中和釜,减少排放量。()

下列关于废液的处理,正确的是()A、废酸液可用生石灰中和后排放B、废酸液用废碱液中和后排放C、少量的含氰废液可先用NaOH调节pH值大于10后再氧化D、量大的含氰废液可用酸化的方法处理

锅炉排污水,应先经()处理后排出。A、化粪池B、中和池C、降温池D、隔油池

多选题排污阀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锅炉水循环B排放锅炉内的水垢泥沙和盐分C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可以排放余水D炉水取样

多选题排污阀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锅炉水循环B排放锅炉内的水垢泥沙C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可以排放余水D炉水取样

单选题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如果有两池等体积的废酸与废碱液,它们的pH分别为1.5与10.5,将两者混合后,应()排放。A再加些碱中和至中性B再加些酸中和至中性C可直接D加些水

判断题中和池酸碱污水经中和处理后pH小于9.0就可以排放。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