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签定,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A、一种B、四种C、六种

1997年12月,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签定,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 A、一种
  • B、四种
  • C、六种

相关考题: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 A.有害气体B.稀有气体C.温室气体D.空气污染物

限制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有( )四种。控制全球变暖的关键问题是控制()。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 )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A.《尼斯条约》B.《京都议定书》C.《库斯科声明》D.《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哪条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协议?

1997年12月11日,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其他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哥本哈根议定书》D、《坎昆协议》

《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降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降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量

试述大气保温气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对于气候的维向地带性的影响。

()是在日本京都签署的一个文件,目的是限制发的创始人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A、变冷B、变潮C、变暖

《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立了到2012年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多少的目标(以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基础)()A、5%B、6%C、7%

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A、80%B、75%C、90%D、85%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发达国家累计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排放量的()。A、3/5B、4/5C、5/6D、5/7

国际排放交易机制规定了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温室气体买卖的机制;联合履行机制规定了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之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则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机制。

让地球变暖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产生的。

单选题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发达国家累计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排放量的()。A3/5B4/5C5/6D5/7

判断题国际排放交易机制规定了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温室气体买卖的机制;联合履行机制规定了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之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则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买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机制。A对B错

单选题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尤其要控制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温室气体不利于经济发展B低碳经济有助于环境保护C低碳经济使得全球变暖D低碳经济会降低生活质量

问答题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哪条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协议?

单选题从总量上看,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占到全球总排放量的()。A80%B75%C90%D85%

填空题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有()四种。控制全球变暖的关键问题是控制()

填空题()是在日本京都签署的一个文件,目的是限制发的创始人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全球变暖。

判断题让地球变暖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产生的。A对B错

单选题《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立了到2012年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多少的目标(以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基础)()A5%B6%C7%

单选题1997年12月,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签定,并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A一种B四种C六种

单选题1997年12月11日,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其他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京都议定书》C《哥本哈根议定书》D《坎昆协议》

单选题《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A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降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降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