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长女()从1994年开始先后捐资兴建宁波大学教学楼、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等,2004年在浙江大学设立包玉刚国际基金。A、包玉书B、包陪庆C、包素菊D、包丽泰

包玉刚长女()从1994年开始先后捐资兴建宁波大学教学楼、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等,2004年在浙江大学设立包玉刚国际基金。

  • A、包玉书
  • B、包陪庆
  • C、包素菊
  • D、包丽泰

相关考题:

宁波大学是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

宁波大学的包玉刚体育中心,由包玉刚捐资500万港币建造,于1992年9月落成,包玉刚亲笔题词为“持横健身,勤俭建业”。

为了帮助宁波大学稳定教师队伍,包玉刚的4个女儿于1992年向学校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教金”。面对这份沉甸甸的“奖教金”,宁波大学全体教师表示暂时放弃提高自己的福利,先从这500万元“奖教金”中挤出380万元用于建造()A、1号教学楼B、5号教学楼C、4号教学楼D、6号教学楼

()的正式竣工启用,不仅满足了宁波大学新学期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而且也为位于学校中心区的包氏教学楼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A、宁波大学包氏1号教学楼B、宁波大学包氏6号教学楼C、宁波大学包氏3号教学楼D、宁波大学包氏4号教学楼

在包氏家族捐资助建宁波大学1-6号教学楼群中的最后一幢大楼是()。A、包氏3号教学楼B、包氏4号教学楼C、包氏5号教学楼D、包氏6号教学楼

1986年由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建建宁波历史上第一座高等学府—宁波大学,并且()亲笔为校名题字。A、江泽民B、包玉刚C、邓小平D、赵安中

什么时候,由包玉刚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A、1985年10月29日B、1986年10月29日C、1985年11月29日D、1986年11月29日

宁波大学的“包玉刚图书馆”由包玉刚捐资630万人名币建造,于1992年8月竣工,江泽民为图书馆题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

下列人物跟捐建项目对应正确的是()A、朱英龙设立了信息学院“过程控制实验室”B、赵安中捐建了宁波大学图书馆C、李达三捐建了宁波大学龙赛理科楼D、包玉刚助建宁波大学科技楼

1996年包玉刚的四个女儿包陪庆、包陪容、包陪丽、包陪慧共同捐资筑建了5号教学楼。

1989年11月24日,()先生捐赠500万元港币,兴建宁波大学风雨操场并附室内游泳池。A、包玉刚B、包玉书C、李达三D、赵安中

1996年8月4日香港大中华表行董事长应圣瑞决定为宁波大学捐资改建()A、校医院B、教学楼C、体育馆D、网球场

宁波大学的锦绣活动中心由()捐资助建。A、朱绣山B、包玉刚C、曹光彪D、邵逸夫

包玉刚先生为了宁波大学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精力,更多次走校园看望教师同学。他先后共()次走进宁大校园。A、3B、4C、5D、6

“宁波帮”帮家乡的例子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宁波大学。一九八五年,著名爱国华侨()率先捐资创立宁波大学。A、赵安中B、包玉书C、包玉刚D、李达三

包玉刚先生为了帮助宁波大学稳定教师队伍,给学校捐赠了500万元人民币,作为“奖教金”。

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邓小平专程来宁波参加这一盛典。

()年以来,叶杰全先后捐资在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设立“叶杰全奖助学金”。A、1993B、1994C、1995D、1996

捐资350万元助建宁波大学学生发展中心的是()。A、黄庆苗B、包玉刚C、顾国华D、陈月莉

1992年沈友梅乡长不顾90高龄,特意来到宁波大学,为鼓励学校为家乡勤育人才,他欣然手书()并捐资6万美元设立奖学金。A、《宁波大学赞》B、《宁波大学颂》C、《宁波大学之歌》D、《宁波大学礼》

包玉刚率先捐资助建宁波大学,海内外的宁波人都为之振奋。然而,1991年,包玉刚先生辞世,这使得正处于起步发展中的宁波大学遇到了困难。谁紧随其后向宁波大学生出援助之手,建成了哪两个项目?

1996年,()捐资助建宁波大学老行政办公大楼黄陈月莉楼。A、黄庆苗B、黄陈月莉C、赵安中D、包玉刚

1990年10月8日包玉刚致函宁波大学,决定将由他捐资兴建的风雨操场命名为宁波大学体育中心,并题词()A、爱国爱乡,造福桑梓B、健身为国C、持恒健身、勤俭建业D、坚持不懈

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同日还签署了包玉刚捐资()美元创办宁波大学洽谈纪要。A、100万B、1000万C、2000万D、200万

继捐资建立包玉刚图书馆后,包先生又偕同亲属、同乡为宁波捐资兴建了中兴中学、兆龙公路、兆龙大桥、()A、宁波剧院B、宁波博物馆C、钟包新村D、甬江大桥

1991年9月包玉刚突然病逝后,由于诸多因素,宁波大学的捐资助建工作曾一度沉寂,学校的发展陷入困境。就在这个困难时刻,是谁频频走进宁大校园,为宁大发展献计献策,奔走联络?()A、邵逸夫B、李达三C、赵安中D、包玉刚

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是()A、邵逸夫B、包玉刚C、王宽诚D、陈廷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