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液氨大量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在地表滞留,遇()、()会引起()、()、()等重大事故。

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液氨大量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在地表滞留,遇()、()会引起()、()、()等重大事故。


相关考题:

氨从制冷系统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体积分数遇明火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氨极易溶于水,溶解产生大量的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 )。A.氨的密度比空气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C.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D.氨气很容易液化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 ),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A.高B.中C.低D.极高

以下描述与γ-羟基丁酸钠的水溶性相符的是A.微溶于水B.可溶于水C.极易溶于水D.不溶于水E.遇水分解

广羟基丁酸钠A.微溶于水B.极易溶于水C.不溶于水D.可溶于水E.遇水分解

氨极易溶于油,而微溶于水。

氨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爆炸燃烧,爆炸极限为()。A、5.7%~10.3%B、8.5%~15.7%C、15.7%~27.4%D、20%~30%

氨极易溶于水。

氨极易溶于水,溶解产生大量的热。氨的水溶液呈(),易挥发。A、弱碱性B、强碱性C、中性D、弱酸性

氨的主要性质是什么()A、有刺激性气味B、比空气轻C、易溶于水易液化D、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

液氨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氨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能溶()升氨。密度0.617g/cm3;沸点为()℃,低于()℃可成为具有臭味的无色结晶。分子量()

下面有关氨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臭味的气体B、比空气重C、氨与空气混合时,遇火也会引起爆炸D、氨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

氨极易溶于水,溶解产生大量的热。

汽车油品灌装作业,由于轻质油品属挥发性易燃、易爆物质,易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后沉积于(),遇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A、管线B、槽车C、阀门D、低洼处

氨极易溶于水。在20℃时将气氨加压到()可直接变成液氨。

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16~25%,成为极易爆燃的混合气体,遇火源,会造成二次爆炸。

关于氨的下列述叙中,错误的是()A、一种制冷剂;B、能在空气中燃烧;C、氨极易溶于水;D、氨水是弱碱。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一样,可以作喷泉实验,这是由于()。A、氨的密度比空气小;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C、氨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D、氨气很容易液化

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氨易溶于水B、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C、液氨易气化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可生成白烟

丁烯-1易溶于乙醇和水,能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关于液氨储罐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应防止过量充装B、氨泄漏后遇明火可发生爆炸C、烈日下压力升高,可通过喷淋水降压D、氨不是应力腐蚀敏感介质

关于γ-羟基丁酸钠的水溶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B、可溶于水C、微溶于水D、不溶于水E、遇水分解

氨如果从制冷系统中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火即有火灾及爆炸危险。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A、高B、中C、低D、极高

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比空气重,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判断题氨极易溶于油,而微溶于水。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