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铰削之孔径8公厘,则其钻头直径为()。A、8.0公厘B、7.8公厘C、7.6公厘D、7.4公厘

手工铰削之孔径8公厘,则其钻头直径为()。

  • A、8.0公厘
  • B、7.8公厘
  • C、7.6公厘
  • D、7.4公厘

相关考题:

铰削之孔径为16公厘时,其铰削裕量以约0.4~0.5公厘较适当

直径10公厘之钻头,其柄部为方柱形。

φ3公厘的中心钻头,适用于直径10公厘以下的工件钻削中心孔使用

车削直径20公厘之内孔,经测量后孔径还小0.4公厘,则车刀应再进刀:()A、0.6B、0.4C、0.3D、0.2公厘。

钻孔后铰孔,其钻头直径与孔径的关系为:()A、钻头直径小于孔径约0.2~0.3公厘B、钻头直径小于孔径约0.01~0.1公厘C、钻头直径大于孔径约0.01~0.1公厘D、钻头直径与孔径无关

铰削10公厘孔,钻头直径宜选用:()A、9.2B、9.4C、9.6D、9.8公厘。

铰刀之铰削速度较钻头钻削速度为:()A、快B、慢C、相等D、随意

铰削直径10公厘之孔前宜选用新钻头钻孔,其最佳底孔钻头直径是9.5公厘。

铰削加工时,铰出的孔径可能比铰刀实际直径小,也可能比铰刀实际直径大。

铰削时产生振刀现象,最有可能之原因为()。A、孔径太大B、进刀量太大C、进刀量太小D、铰削速度太慢

一般钻直径超过¢30mm的大孔径工件,可分两次钻削,先用()钻头钻孔,然后再用所需孔径的钻头扩孔。

使用手提电钻钻削直径12公厘孔,其钻头之钻柄一般为()。A、斜柄B、锥柄C、方柄D、直柄

一般钢料之铰孔若孔径为12公厘,则铰削量宜为()。A、0.1~0.2公厘B、0.4~0.6公厘C、0.6~0.8公厘D、0.8~1.0公厘

一般台式钻床使用之直柄钻头最大直径为()。A、8.0公厘B、13.0公厘C、16.0公厘D、20.0公厘

钻削时,若钻头静点不在钻头中心线,会造成()。A、孔径扩大B、孔径较精确C、较易钻削D、钻头容易钝化

使用钻头夹头规格为10公厘之手提电钻,欲钻削13公厘的孔时需()。A、车小钻头柄B、摇晃电钻以扩孔C、更换电钻D、换钻头夹头

直径为11~32公厘之钻头尺寸,是每隔()有一支。A、0.1公厘B、0.2公厘C、0.5公厘D、1公厘

钢板上已钻削一直孔直径7公厘,今使用手提电钻欲将孔扩大为7.3公厘,下列操作何者为正确()。A、握持稳定慢慢钻削B、用沈头孔钻头C、使用锥度钻头D、摇晃电钻以扩孔

直径为11~32公厘之钻头尺寸,是每隔多少有一支?()A、0.1B、0.2C、0.5D、1公厘

一般使用钻头,其直径()公厘以下的为直柄。A、13B、18C、21D、25

攻制“M12 1.5”螺纹,其钻削底孔之直径宜为()。A、8.5公厘B、9.5公厘C、10.5公厘D、11.5公厘

直径25公厘之锥检钻头,其莫氏锥度是()。A、1号B、2号C、3号D、4号

切削剂之选用与()最有关。A、铰刀材质B、铰削深度C、铰孔孔径D、工件材质

孔径10公厘,其手工铰削之铰削裕量小于机械铰削的裕量。

使用活动铰刀,每次之铰削量宜为()。A、0.03~0.08公厘B、0.15~0.25公厘C、0.3~0.4公厘D、0.5~0.6公厘

攻制“M16 2.0”螺纹,钻削底孔之直径宜为()。A、12公厘B、13公厘C、14公厘D、15公厘

手工铰刀之铰削预留量为0.5~0.8公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