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罐时油罐内油蒸汽浓度不大于爆炸极限的()。

在清罐时油罐内油蒸汽浓度不大于爆炸极限的()。


相关考题:

油罐内液位较高,液面上空间空气容量较少,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不到爆炸极限范围,当其遇到明火源时,只在油罐内液面上()燃烧。A.剧烈B.稳定C.波动D.减势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大量()进入罐内,使油蒸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就会在燃烧瞬间爆炸。A.氧气B.空气C.泡沫D.水蒸气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大量空气进入罐内,使油蒸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就会在燃烧瞬间爆炸。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爆炸必须具备以下( )条件才发生。A.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B.要有足够的引爆能量C.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有足够的引爆能量D.要有油蒸气存在,有足够的引爆能量

用蒸汽吹罐时,则打开蒸汽阀或蒸汽管向罐内吹蒸汽,浮顶油罐在未折胶囊前,要控制温度不大于9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同种油清洗时,罐内氧气浓度需稳定维持在体积浓度为()以下。A、15%B、12%C、11%D、8%

有的油罐爆炸后不燃烧,是由于油罐内油温低于闪点,其蒸汽浓度不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

用蒸汽吹罐时,则打开蒸汽阀或蒸汽管向罐内吹蒸汽,浮顶油罐在未折胶襄前,要控制温度不大于90℃。

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油品时,若不得已采用顶部进油时,则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mm。

甲罐有油3000立方米,现要将甲罐的油全部倒入乙罐内,已知乙罐内已有油5m,乙罐直径为16m,安全高为18m,问甲罐倒向已罐能否实现?

油罐收油时,罐内液面(),压缩上部空间的气体,使气体的压强()而导致呼吸阀(),排出大量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油时,罐内气体空间体积增大,压强(),罐外的空气通过真空阀被(),吸入的大量空气使罐内油蒸汽的()降低,这样又加剧了油品的蒸发。

当油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达到某个范围时,遇到明火或温度升高就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就成为该燃油的爆炸浓度极限。

已知:某油罐内基础油高10米,无水,油罐每米体积按48米3计算,罐温60℃,60℃时油密度为0.85吨/米3。求罐内油的重量。

油罐进行清罐作业时,当罐内油气浓度超过所储油品爆炸下限的()时,禁止入罐作业。A、10%B、20%C、30%D、40%

在油罐罐底漏油,可以立即向罐内进行(),使油品与泄漏处隔离。A、注泡沫B、注水C、注消油剂D、吹扫蒸汽

计量员在未对罐内油品数量计量的情况下擅自估计罐内存油,容易造成冒罐事故。()

爆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发生。A、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B、要有足够的引爆能量C、要有油蒸气存在(且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有足够的引爆能量D、要有油蒸气存在,有足够的引爆能量

在清罐倒罐底油时,如倒油(抽吸)困难,可往罐内()。A、垫热油B、垫煤油C、注碱液D、垫水

清罐作业前和进罐作业中应在测定含氧量的同时测定罐内可燃气体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含19.5%~23.5%为合格B、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C、油罐内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D、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对含氧量和可燃气体浓度复测一次

浮顶罐的浮顶是浮动的,即它可以随着罐内油及油蒸汽的多少而上下浮动。()

当油罐内油位较低,液面上空气容量较多,液面上空间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不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明火时,只在油罐内液面上进行稳定的燃烧。

燃烧后爆炸,其主要原因是油罐液面上的空间,油蒸气浓度很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大量空气进人罐内,使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就会在燃烧瞬间爆炸。

罐内通蒸汽是为了增加罐内温度,降低油的流动性。

判断题当油罐内油位较低,液面上空气容量较多,液面上空间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不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明火时,只在油罐内液面上进行稳定的燃烧。A对B错

判断题浮顶罐的浮顶是浮动的,即它可以随着罐内油及油蒸汽的多少而上下浮动。()A对B错

判断题有的油罐爆炸后不燃烧,是由于油罐内油温低于闪点,其蒸汽浓度不处于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内。A对B错

判断题燃烧后爆炸,其主要原因是油罐液面上的空间,油蒸气浓度很高,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大量空气进人罐内,使油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就会在燃烧瞬间爆炸。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