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研点的增加是精刮的关键技术。

刮研点的增加是精刮的关键技术。


相关考题:

平板刮研,采用2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采用刮研工艺修复多瓦式动压轴承的轴瓦时,可用主轴轴颈作为研具精刮轴瓦内表面。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床身刮研时,先刮V形导轨A1两面,水平仪作为半精测量,光学平直仪作为精测量。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0.005mm/1000mm,0.01mm/全长。垂直面内( ),刮研点数(20~22)点/(25mm×25mm)。A.只许内凹B.不许外凸C.只许外凸D.不许内凹

用刮研法修复蜗轮时,第一组刮研量为()A、点刮研量减去第二组齿中最大刮研量B、点刮研量减去第三组齿中最大刮研量C、总刮研量减去第二组齿中最大刮研量D、总刮研量减去第三组齿中最大刮研量

用刮研法修复蜗轮时,第二组刮研量为 ()A、点刮研量减去第二组齿中最大刮研量B、点刮研量减去第三组齿中最大刮研量C、总刮研量减去第二组齿中最大刮研量D、总刮研量减去第三组齿中最大刮研量

床身刮研时,先刮V形导轨A1两面,水平仪作为半精测量,光学平直仪作为精测量垂直面内只许外凸,刮研点数()。A、(6~10)点/(25mm×25mm)B、(16~18)点/(25mm×25mm)C、(18~22)点/(25mm×25mm)D、(20~22)点/(25mm×25mm)

精刮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精刮增加接触点,使工件符合精度的要求。A、细刮B、粗刮C、手刮D、挺刮

平板刮研,采用()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A、3块B、2块C、4块D、2块以上

钳工的刮研技术主要反映在()上。A、粗刮和细刮B、细刮和精刮C、粗刮和精刮D、刮花和精刮

刮研时,根据工件()要求,平面刮削分为粗刮、细刮、精刮和刮花。A、表面粗糙度B、精度C、大小D、位置精度

床身刮研时,先刮V形导轨A1两面,水平仪作为半精测量,光学平直仪作为精测量。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0.005mm/1000mm,0.01mm/全长。垂直面内(),刮研点数(20~22)点/(25mm×25mm)。A、只许内凹B、不许外凸C、只许外凸D、不许内凹

床身刮研时,先刮V形导轨A1两面,水平仪作为半精测量,光学平直仪作为精测量。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要求不超过0.005mm/1000mm,0.01mm/全长。垂直面内只许外凸,刮研点数()。A、(6~10)点/(25mm×25mm)B、(16~18)点/(25mm×25mm)C、(18~22)点/(25mm×25mm)D、(20~22)点/(25mm×25mm)

当采用刮研工艺修复多瓦式动压轴承的轴瓦时,可用主轴轴颈作为研具精刮轴瓦内表面。

精刮的目的是()改善表面质量,通常采用点刮法。

精刮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精刮增加接触点,使工件符合精度要求。A、细刮B、粗刮C、手刮D、挺刮

刮研时,为了使显示的研点大些,便于看清楚,精刮时应将显示剂调稀些。

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

铅板刮研时,以1级平板作基准,对铅板进行的显点修刮。铅板须达到(25325)mm2内()接触。A、16~20点B、18~22点C、20~24点D、22~26点

平板刮研,采用2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

铅板刮研,以l级平板作基准,对铅板进行的显点修刮。铅板须达到(2525)mm2内16~20点接触。

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刮瓦时,刮研点数要求在25³25mm2范围内不少于()。A、4点B、6点C、8点D、10点

精刮就是用粗刮刀仔细地刮削研点,当研点增加到20点/(25×25)mmz以上时,精刮结束。

剖分式轴瓦孔的配刮是先刮研()A、上轴B、下轴瓦C、上下合起来刮研

精刮就是用精刮刀,更仔细地刮削()。A、研点B、刮点C、实点D、虚点

单选题平板刮研时,采用三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三块平板中任意两块对研,均须达到25mm*25mm范围内()接触。A10~15点B15~20点C20~25点D25~30点

单选题平板刮研:采用3块平板互研互刮,通过粗刮、细刮和精刮保证平板的平面度。3块平板中任意2块对研,均须达到()范围内,()点接触。A15mm*15mm;10~15点接触B20mm*20mm;15~20点接触C25mm*25mm;20~25点接触D30mm*30mm;25~30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