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焊后应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是()。 A、低温回火B、中温回火C、高温回火D、正火
在焊接过程中,为减缓熔池冷却速度,有利于排气、排渣,减少气孔、夹渣等缺陷,应采取的热处理方法为( )。A.焊前预热 B.焊后热处理 C.焊后高温回火处理 D.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
焊后立即把焊件的全部或局部加热到250~350℃,保温2~6h,然后使其缓冷或空冷的工艺措施称为()A、后热处理B、焊后热处理C、焊接热循环D、高温回火
焊接结构由于焊后热影响区会产生淬火组织,所以常采用焊后高温()处理,改善组织,提高综合性能。A、淬火B、正火C、退火D、回火
焊接结构由于焊后热影响区会产生()组织,所以常采用焊后高温回火处理,改善组织,提高综合性能。A、正火B、退火C、淬火D、回火
钢在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这种热处理称为()A、回火B、正火C、调质D、退火
为提高不锈钢焊缝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焊后应进行()。A、淬火热处理B、回火热处理C、固溶稳定处理
异种钢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变焊缝金属的组织,以提高焊缝的塑性、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对于马氏体不锈钢,最容易产生冷裂纹,故焊后应进行730℃∽790℃的高温回火处理。()
珠光体耐热钢一般是在热处理状态下焊接,焊后大多数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珠光体耐热钢焊后一般不进行调质处理,而要进行()回火处理。A、低温B、中温C、高温D、淬火
焊接30CrMnSiNi2A钢时,除焊后高温回火外,还要采取一定的预热措施,预热温度应()母材淬火后的回火温度。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小于
珠光体耐热钢一般在热处理状态下焊接,焊后大多数要进行()处理。A、高温回火B、中温回火C、低温回火D、退火
为了提高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焊接接头的性能,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焊后应采用()回火热处理。A、低温B、中温C、高温
为了消除应力,防止产生热裂纹,高碳钢焊接后应对焊件进行()处理。A、直接空冷B、整体退火或高温回火C、整体淬火D、整体急剧冷却
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回火处理时,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有应力松驰。但在冷却过程中,将会重新引起残余应力,其特征是焊缝受拉应力作用,()受压应力作用。
铬钼耐热钢焊后热处理的方式是()。A、空气冷却B、淬火C、高温回火D、低温回火
DL/T869-2004中规定,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按照DL/T752的规定进行,但焊后热处理的最高恒温温度必须高于两侧母材及焊缝熔敷金属三者中最低Ac1温度减20℃~30℃()
不能改善焊缝固态相变组织的方法是()。A、振动结晶B、焊后热处理C、跟踪回火处理D、多层焊接
调质是钢中淬火后再进行()的一种热处理方法。A、正火B、回火C、高温回火D、退火
中、厚钢焊接时必须开坡口,进行多层焊接。由于后焊的焊层对先焊的焊层有热处理作用,多层焊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判断题小的钢焊接时必须开坡口,进行多层焊接。由于后焊的焊层对先焊的焊层有热处理作用,多层焊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A对B错
单选题调质是钢中淬火后再进行()的一种热处理方法。A正火B回火C高温回火D退火
单选题钢在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这种热处理称为()A回火B正火C调质D退火
单选题为提高不锈钢焊缝的抗腐蚀性能,不锈钢焊后应进行()。A淬火热处理B回火热处理C固溶稳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