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的构架应进行正位检测,主要测量并计算构架的()差。A、导框上平面B、导框外侧面C、导框内侧面D、对角线

采用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的构架应进行正位检测,主要测量并计算构架的()差。

  • A、导框上平面
  • B、导框外侧面
  • C、导框内侧面
  • D、对角线

相关考题:

提速转向架侧架导框上平面严重偏磨,重点检查转向架是否(),交叉支撑装置组装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A.正位B.错位C.移位D.偏位

25吨轴重(C76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须在转向架正位检测台上进行正位状态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 A.1mmB.2mmC.3mmD.5mm

转8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 A.2mmB.3mmC.5mmD.6mm

转8A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 A.2mmB.3mmC.5mmD.6mm

转K6、K2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须在转向架正位检测台上进行正位状态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 A.1mmB.2mmC.3mmD.5mm

转8AG、转8G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 A.2mmB.3mmC.5mmD.6mm

焊接构架式转向架分解时须测量构架导框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并打磨平整;构架导框磨耗板的厚度,原型厚度为3mm的,剩余厚度小于()mm时更换。 A.1B.2C.3D.4

交叉支撑装置转向架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得大于() A、1mmB、2mmC、3mmD、5mm

为什么交叉杆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5mm?

交叉支撑装置转向架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A、lmmB、2mmC、3mmD、5mm

转8AG(8AB)、转8G(8B)交叉杆组装后,测量导框对角线差不得大于()mm。A、2B、3C、4D、5

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

转8AG、转8G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A、2mmB、3mmC、5mmD、6mm

转8A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A、2mmB、3mmC、5mmD、6mm

25吨轴重(C76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须在转向架正位检测台上进行正位状态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A、1mmB、2mmC、3mmD、5mm

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A、3mmB、4mmC、5mmD、6mm

轴箱上有导框槽,构架(或侧架)上有导框,构架(或侧架)的导框插入轴箱的导框槽内的轴箱定位方式为()。A、固定式B、导框式C、导柱式D、油导筒式

焊接构架式转向架分解时须测量构架导框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并打磨平整;构架导框磨耗板的厚度,原型厚度为3mm的,剩余厚度小于()mm时更换。A、1B、2C、3D、4

为何交叉杆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5mm?

转向架构架按轴箱定位方式分为()。A、铸钢构架和焊接构架B、有导框式构架和无导框式构架C、封闭式和开口式构架D、两轴转向架构架和三轴转向架构架

转8B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采用专用对角线尺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差不大于()。A、2mmB、3mmC、5mmD、6mm

转K6、K2型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后,须在转向架正位检测台上进行正位状态检测,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A、1mmB、2mmC、3mmD、5mm

提速转向架侧架导框上平面严重偏磨,重点检查转向架是否(),交叉支撑装置组装状态是否符合规定。A、正位B、错位C、移位D、偏位

单选题轴箱上有导框槽,构架(或侧架)上有导框,构架(或侧架)的导框插入轴箱的导框槽内的轴箱定位方式为()。A固定式B导框式C导柱式D油导筒式

单选题提速转向架侧架导框上平面严重偏磨,重点检查转向架是否(),交叉支撑装置组装状态是否符合规定。A正位B错位C移位D偏位

问答题为何交叉杆组装后4个导框中心的对角线差不大于5mm?

单选题焊接构架式转向架分解时须测量构架导框磨耗大于3mm时焊修并打磨平整;构架导框磨耗板的厚度,原型厚度为3mm的,剩余厚度小于()mm时更换。A1B2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