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进出口循环气中,()出现浓度差说明氧气与乙烯开始反应。A、甲烷B、氩气C、乙烯D、乙烷

反应器进出口循环气中,()出现浓度差说明氧气与乙烯开始反应。

  • A、甲烷
  • B、氩气
  • C、乙烯
  • D、乙烷

相关考题:

不联锁氧气混合站的是()。A、反应器循环气入口温度高B、反应器循环气出口温度高C、反应器循环气出口温差高D、氧气混合站进出口温差高

反应器空速的增加,将会()。A、增加反应器选择性B、增加EO产量C、增加氧气浓度D、增加乙烯浓度

如果反应器进出口乙烯浓度相等,则转化率为100%。

循环气压缩机停车后循环气应视()变化来决定是否手动放空。A、反应器入口温度B、循环气中甲烷浓度C、反应器入口温差D、反应器出口温差

反应器压力为2.4MPa,循环气中乙烯浓度为30%(V/V),氢气/乙烯比为0.175,求氢气分压。

氧化反应器温度降到160℃时,可以()以保护反应器。A、停循环压缩机B、停锅炉给水C、关反应器进出口循环气阀D、开循环气管线上氮气阀充氮

环氧乙烷吸收效果差会造成()。A、反应器入口EO浓度高B、反应器入口乙烯浓度低C、反应器出口甲烷浓度高D、反应器出口二氧化碳浓度低

循环气系统在线分析反应器入口乙烯含量的取样位置在氧气混合站的上游。

氧化反应器进出口乙烯的浓度差越大说明转化率就越高。

氧化反应器大幅度降负荷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止过低联锁停车。A、氧气流量B、乙烯流量C、循环气流量D、产汽量

环氧乙烷吸收解吸系统发泡会直接影响到氧化岗位()。A、循环气出口环氧乙烷浓度B、循环气入口环氧乙烷浓度C、反应器循环气出口温度D、反应器循环气入口温度

提高循环气流量有利于提高()。A、乙烯浓度B、氧气浓度C、氧化反应负荷D、转化率

控制氧化反应循环气中氧气、乙烯的浓度是为了保证反应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当反应器降温到()时必须关反应器进出口循环气阀。A、220℃B、200℃C、160℃D、105℃

在反应温度不变的前提下,抑制剂调整主要依据是()的高低。A、反应器入口氧浓度B、反应器入口乙烯浓度C、反应选择性D、循环气压力

循环气压缩机紧急停车后,氧气混合站下游的放空阀在自动放空后是否手动放空,决定于()。A、反应器出口温度下降B、反应器出口氧浓度的下降C、反应器出口温差上升D、反应器入口氧浓度的下降

循环气自动放空的位置是在()。A、反应器入口循环气管线上B、反应器出口循环气管线上C、氧气混合站上游循环气管线上D、氧气混合站的下游循环气管线上

氧化反应器入口循环气中()浓度上升转化率会下降。A、二氧化碳B、水C、乙烯D、抑制剂

如果反应器出口有()说明氧气与乙烯开始反应。A、乙烷B、二氧化碳C、氩气D、丙烷

氮气致稳时反应器进出口乙烯浓度最大控制值比甲烷致稳时大。

如果反应器进口氧气浓度为8%,出口为5%,则氧气的转化率为37.5%(不考虑反应前后循环气体积的变化)。

氧化反应器投氧时应该按住()。A、氧气流量高跟踪复位钮B、乙烯流量高跟踪复位钮C、循环气流量高跟踪复位钮D、循环气流量低跟踪复位钮

停车后在反应器降温至()前必须关反应器进出口循环气阀切断循环气,防止循环气中蒸汽凝结成水污染催化剂。A、105℃B、120℃C、160℃D、180℃

乙烯分压 =反应器总压加上()个大气压后乘以循环气中乙烯浓度。A、1B、2C、3D、4

反应器循环气中,共聚单体/乙烯比与()无关。A、共聚单体加入流量B、乙烯加入流量C、乙烯分压D、乙烯进釜前压力

循环气气速一般通过()控制。A、反应器总压B、乙烯分压C、循环气压缩机入口导叶开度D、反应器床重

碳二加氢反应器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以用()来表示。A、反应器出口的剩余氢B、反应器进出口乙烯浓度差C、反应器进出口乙炔浓度差D、反应器出口乙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