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0×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丙公司20×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A0.71元B0.76元C0.77元D0.83元

单选题
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0×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 丙公司20×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
A

0.71元

B

0.76元

C

0.77元

D

0.83元


参考解析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12000/[(10000+4000×9/12)×1.2]=0.77(元)

相关考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 000万股。20×1年,甲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2月1日,甲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 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 ×1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的1股普通股; (4)甲公司20×1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1年度合并净利润为20 000万元,其中归属于甲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8 72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1~2题。 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 B.新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发行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C.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份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 D.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具有潜在稀释性普通股的影响

(五)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X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X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X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4)丙公司20X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X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8至20题。18.下列各项关于丙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份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C.新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发行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生在外普通股股数D.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 18~20 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4)丙公司20×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X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第18题:下列各项关于丙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份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C.新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发行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生在外普通股股数D.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丙公司2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20×7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7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20×7年12月31日,丙公司可流通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20×8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7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7年年报于20×8年2月20日对外报出。2.甲公司20×7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入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4400000元,“损益调整”为 3000000元。甲公司于2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为45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47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该厂房的公允价值44500000元,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7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普通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条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丙公司20×7年9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800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因20×7年4月1日的资产置换业务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元。A.1.87e+007B.1.9e+007C.4.45e+007D.4.5e+007

已知甲公司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00万股(年内没有发生变化),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为1.2元,该公司的市盈率为20,则甲公司的市销率为( )。A.4.17B.4.8C.1.2D.20

(二)甲公司20×0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 000万股,20×0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 000万元,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0年度,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4月20日,宣告发放股票股利,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除权日为5月1日。(2)7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管人员6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行权日为20×1年8月1日。(3)12月1日,甲公司按市价回购普通股6 000万股,以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州。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冈素,回答下列第3小题至第4小题。3.甲公司20X0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A.0.62元B.0.64元C.0.67元D.0.76元

甲公司为乙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拟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的股份,达到控制丙公司的目的。在董事会讨论收购方案时,-些董事分别提出以下观点:(1)乙下属的两个子公司同时参与收购,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丙公司的股份。若甲公司与乙的两个子公司持有丙公司的已公开发行股份合计达到5%时,应在3日内即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书面报告,但对被收购公司可以暂时保密。(2)若甲公司与乙的两个子公司合并持有丙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每增加或减少5%时,均应暂停交易。(3)若甲公司与乙的两个子公司持有丙公司公开发行的股份合计超过5%但未达到20%时,应编制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4)在收购行为完成9个月后,可以考虑将所持丙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丁公司。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分析上述(1)~(4)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B上市公司20×7年6月1日按面值发行年利率4%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0 000万元,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普通股90股。20×8年B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5 000万元,20×8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 000万股,所得税税率25%。则B上市公司20×8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元。A.O.9B.O.67C.O.66D.O.91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公司)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本位币。2018~2019年度发生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2018年2月1日,长江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5万股,每股3.2美元,另支付手续费0.8万美元,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月20日,甲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每股0.2美元。5月1日实际收到现金股利。6月30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2.9美元。(2)2018年5月1日,长江公司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40万股,每股6美元,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10月12日,乙公司宣告每10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2股。12月31日,乙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3美元。(3)2018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以其持有全部的甲公司普通股换取丙公司30%股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3.3美元,取得丙公司股权后可以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差额是如下资产造成: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2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X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4)丙公司2019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计提盈余公积3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40万元,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X存货当年未对外销售。(5)假定长江公司与被投资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18年市场汇率情况如下:、2019年年末,长江公司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481.2B.499.2C.478.2D.487.2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公司)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市场汇率作为记账本位币。2018~2019年度发生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2018年2月1日,长江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甲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5万股,每股3.2美元,另支付手续费0.8万美元,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3月20日,甲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每股0.2美元。5月1日实际收到现金股利。6月30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2.9美元。(2)2018年5月1日,长江公司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40万股,每股6美元,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10月12日,乙公司宣告每10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2股。12月31日,乙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3美元。(3)2018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以其持有全部的甲公司普通股换取丙公司30%股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3.3美元,取得丙公司股权后可以对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00万元,账面价值为1100万元。差额是如下资产造成: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20万元,公允价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X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万元。(4)丙公司2019年实现净利润300万元,计提盈余公积30万元,分配现金股利40万元,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X存货当年未对外销售。(5)假定长江公司与被投资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2018年市场汇率情况如下:、2018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持有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874.88B.1862.78C.1562.40D.1552.32

(2018年)甲、乙两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收购丙上市公司,当甲、乙两公司共同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丙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5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丙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

(2018年)甲、乙两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收购丙上市公司,当甲、乙两公司共同拥有表决权的股份达到丙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5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丙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

李某和王某为甲公司的大股东,若其分别将所持甲公司部分股份转让给丙公司,致丙公司在乙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乙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33%,同时有丙公司的控制权,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Ⅰ.由于丙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已超过乙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因此将触发对其他股东股份的全面要约收购 Ⅱ.由于丙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已超过乙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因此成为B公司实际控制人 Ⅲ.如果丙公司预计无法在该项事实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发出要约,则应将其所拥益的乙公司的股份减持至30%或30%以下,并自减持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告 Ⅳ.如果丙公司将其所持股份减持至30%或30%以下之后,拟继续增持乙公司的股份,可以采取协议方式 Ⅴ.丙公司应当按照上市公司收购权益披露的有关规定办理A、Ⅰ,ⅢB、Ⅱ,ⅢC、Ⅰ,ⅣD、Ⅲ,Ⅴ

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19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2×19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1)3月1日,丙公司与另一企业签订合同,约定于4月1日定向增发400万股普通股作为对价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购买日一致);(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19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当期未行权;(4)丙公司2×19年10月至12月的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19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丙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不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份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0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C.为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D.丙公司2×19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为0.43元∕股

DDD上市公司20X1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为1.5亿股,20X1年8月1日增发新股3000万股;PPP上市公司20X1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2亿股,20X1年9月1日按10:3的比例派发股票股利。两家上市公司20X1年的净利润均为2.0亿元。要求:计算两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

H公司持有甲公司80%的权益性资本,持有乙公司40%的权益性资本,持有丙公司60%的权益性资本;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权益性资本;丙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权益性资本。那么,H公司直接和间接控制乙公司权益性资本的比例为()。A、54%B、64%C、78%D、90%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7,000,000股(70%股权)。乙其他的3,000,000股发行在外普通股由丙保险公司持有。在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丙保险公司作为()A、被投资者B、合营公司C、少数股权D、附属公司

单选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0×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下列各项关于丙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份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C新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发行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D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

单选题甲公司20×0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000万股,20×0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0年度,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4月20日,宣告发放股票股利,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除权日为5月1日。 (2)7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管人员6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行权日为20×1年8月1日。 (3)12月1日,甲公司按高价回购普通股6000万股,以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用。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20×0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A0.62元B0.64元C0.67元D0.76元

单选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X7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0X7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2月20日,丙公司与承销商签订股份发行合同。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于当日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0X7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0X7年度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0X7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部分为1200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丙公司20X7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是( )A0.71元B0.76元C0.77元D0.83元

判断题甲、乙两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收购丙上市公司,当甲、乙两公司共同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丙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3%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 5 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丙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 )A对B错

单选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15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10000万股。2×15年,丙公司发生以下与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 (1)3月1日,丙公司与另一企业签订合同,约定于4月1日定向增发4000万股普通股作为对价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7月1日,根据股东大会决议,以2×15年6月30日股份为基础分派股票股利,每10股送2股; (3)10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级管理人员2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行权时可按5元的价格购买丙公司的1股普通股; (4)丙公司2×15年10月至12月的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15年度合并净利润为130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丙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丙公司每股收益计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在计算合并财务报表的每股收益时,其分子应包括少数股东损益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股票期权应假设于当年10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C为进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行的普通股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D丙公司2×15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为0.78元/股

单选题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7,000,000股(70%股权)。乙其他的3,000,000股发行在外普通股由丙保险公司持有。在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上,丙保险公司作为()A被投资者B合营公司C少数股权D附属公司

单选题H公司持有甲公司80%的权益性资本,持有乙公司40%的权益性资本,持有丙公司60%的权益性资本;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权益性资本;丙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权益性资本。那么,H公司直接和间接控制乙公司权益性资本的比例为()。A54%B64%C78%D90%

问答题DDD上市公司20X1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为1.5亿股,20X1年8月1日增发新股3000万股;PPP上市公司20X1年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2亿股,20X1年9月1日按10:3的比例派发股票股利。两家上市公司20X1年的净利润均为2.0亿元。要求:计算两家上市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

单选题甲乙为股份公司,分别持有上市公司20%、11%股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收购甲公司40%股份,收购后甲公司董事会成员均由丙派出,同时乙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丙,并预计未来6个月内,乙公司将其所持11%转让给丙,丙应当发出全面要约B丙分别收购甲公司70%股权、乙公司100%股权,丙无须向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C丙分别收购甲公司100%股权、乙公司70%股权,丙应当向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D丙分别向甲、乙收购其所持上市公司的20%、11%股份,则丙应当发出全面要约

单选题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27000万股,2015年度实现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每股普通股平均市价为10元。2015年度,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4月20日,宣告发放股票股利,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除权日为5月1日;(2)7月1日,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高管人员6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行权日为2016年8月1日;(3)12月1日,甲公司按市价回购普通股6000万股,以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用。甲公司2015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是()元/股。A0.55B0.56C0.58D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