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丙公司2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20×7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7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20×7年12月31日,丙公司可流通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20×8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7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7年年报于20×8年2月20日对外报出。2.甲公司20×7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入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4400000元,“损益调整”为 3000000元。甲公司于2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为45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47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该厂房的公允价值44500000元,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7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普通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条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丙公司20×7年9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800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因20×7年4月1日的资产置换业务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元。A.1.87e+007B.1.9e+007C.4.45e+007D.4.5e+007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丙公司2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

20×7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7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

20×7年12月31日,丙公司可流通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

20×8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7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盈余公积,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7年年报于20×8年2月20日对外报出。

2.甲公司20×7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入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4400000元,“损益调整”为 3000000元。

甲公司于20×7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普通股(公允价值为45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47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该厂房的公允价值44500000元,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20×7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普通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条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丙公司20×7年9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8000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因20×7年4月1日的资产置换业务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元。

A.1.87e+007

B.1.9e+007

C.4.45e+007

D.4.5e+007


相关考题: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有关资料如下:(1)2006年6月1日,甲公司以固定资产投资于丙公司,拥有丙公司250万普通股 (占丙公司股权的25%,丙公司普通股的每股面值为1元),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1月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80万元,公允价值为990万元,末计提减值准备。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为850万元。(2)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拥有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人乙公司的生产设备一套和无形资产一项,并支付补价110万元。’乙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50万元、25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800万元、300万元,假设转让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税费。乙公司对取得的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丙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1日,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320万元,其股东权益变动除净利润因素外,无其他事项,且除提取盈余公积外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2007年 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余额为:“股本”贷方余额为1000万元,“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为2200万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为48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272万元。(4)2007年9月5日,丙公司收到一笔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50万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5)2007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08年2月3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按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5%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每 10股1.5元。丙公司2007年的财务报告于2008年3月15日批准对外报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甲公司因转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应确认的当期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A.7.5B.15C.27.5D.35

深圳市某公司9月末有关账户余额如下:账户名称 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应收账款120 000其中:甲公司150 000乙公司30 000预收账款50 000其中:丙公司70 000丁公司20 000账户名称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应交税费35 000本年利润65 000利润分配580 000续上表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9月份资产负债表中,“预收款项”项目的金额为( )元。 A.30 000 B.70 000 C.100 000 D.170 000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上市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丙公司2006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贷方余额为:“股本”账户为 100000000元,“资本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盈余公积”账户为8000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为4000000元。丙公司的股本由法人股60000000股、社会公众股40000000股组成。2006年12月10日,丙公司因关联交易增加资本公积600000元。2006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4000000元,其中1~3月份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4~9月份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2006年12月31日,丙公司社会公众股股票的每股市价为4.13元。2007年2月15日丙公司董事会做出年度利润分配决议:按2006年实现净利润的 10%、5%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也不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丙公司2006年年报于2007年2月20日对外报出。2.甲公司2006年1月1日持有丙公司法人股30000000股,其“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账户的相关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为:“投资成本”为34400000元,“损益调整”为3000000元。甲公司于2006年4月1日与乙公司达成资产置换协议:以持有的丙公司15000000股法人股(公允价值为20000000元)换入乙公司的厂房一处,并收取补价500000元,假设整个交易过程中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资产置换后,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3.乙公司在与甲公司的资产置换前未持有丙公司股票,用于资产置换的厂房账面原价22000000元,已提折旧3200000元,该厂房的公允价值1950万元,并将取得的丙公司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2006年10月1日,乙公司用银行存款8300000元购入丙公司社会公众股5000000股,使持有丙公司的股权比例达到20%,符合权益法核算的条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考虑购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丙公司2006年9月30日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28000000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因2006年4月1日的资产置换业务而换入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元。A.2e+007B.1.88e+007C.1.95e+007D.1.8525e+007

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有关资料如下:(1) 2005年6月1日,甲公司以固定资产投资于丙公司,拥有丙公司250万股普通法人股(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丙公司普通股的每股面值为1元),采用权益法核算。2006年1月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80万元,公允价值为99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为850万元。(2) 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拥有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乙公司的生产设备一套和无形资产一项,并支付补价110万元。乙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50万元、25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800万元、300万元,假设转让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税费。乙公司对取得的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 丙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1日,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320万元,其股东权益变动除净利润因素外,无其他事项,且除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外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2006年1月1日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余额为:“股本”贷方余额为1000万元,“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为2200万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为48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272万元。(4) 2006年9月5日,丙公司接受一外国公司现金捐赠50万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5) 2006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05年2月3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按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每10股1.5元。丙公司2006年的年报于3月15日批准对外报出。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若甲公司自2005年起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则甲公司因转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应缴纳的所得税为( )万元。A.9.9B.19.8C.36.3D.46.2

根据所述资料,回答下列 83~88 题:甲、乙、丙三个公司均为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有关资料如下:(1)2005年6月1日,甲公司以固定资产投资于丙公司,拥有丙公司250万股普通法人股(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丙公司普通股的每股面值为1元),采用权益法核算。2006年1月1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880万元,公允价值为99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成本为850万元。(2)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拥有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换人乙公司的生产设备一套和无形资产一项,并支付补价110万元。乙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750万元、250万元,公允价值分别为800万元、300万元,假设转让过程中未发生相关税费。乙公司对取得的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丙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1日,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320万元,其股东权益变动除净利润因素外,无其他事项,且除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外无其他利润分配事项。2006年1月1 13股东权益有关账户的余额为:“股本”贷方余额为1000万元,“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为2200万元,“盈余公积”贷方余额为48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为272万元。(4)2006年9月5日,丙公司接受一外国公司现金捐赠50万元,款项于当日存入银行。(5)2006年度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05年2月3日丙公司董事会作出如下决议:按2006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提取法定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每10股1.5元。丙公司2006年的年报于3月15日批准对外报出。第 83 题 若甲公司自2005年起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则甲公司因转让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应缴纳的所得税为( )万元。A. 9.9B. 19.8C. 36.3D.46.2

(2013年)甲公司主营电池生产业务,现已研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产品,准备投向市场。为了评价该锂电池项目,需要对其资本成本进行估计。有关资料如下:(1)该锂电池项目拟按照资本结构(负债/股东权益)30/70进行筹资,税前债务资本成本预计为9%。(2)锂电池行业的代表企业是乙、丙公司,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股东权益)为40/6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丙公司的资本结构(负债/股东权益)为50/50,股东权益的β系数为1.54。权益市场风险溢价为7%。(3)无风险利率为4.5%,甲、乙、丙三个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要求:(1)使用可比公司法计算锂电池行业代表企业的平均β资产、该锂电池项目的β权益与权益资本成本。(2)计算该锂电池项目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甲乙为股份公司,分别持有上市公司20%、11%股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收购甲公司40%股份,收购后甲公司董事会成员均由丙派出,同时乙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1%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丙,并预计未来6个月内,乙公司将其所持11%转让给丙,丙应当发出全面要约B:丙分别收购甲公司70%股权、乙公司100%股权,丙无须向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C:丙分别收购甲公司100%股权、乙公司70%股权,丙应当向上市公司发出全面要约D:丙分别向甲、乙收购其所持上市公司的20%、11%股份,则丙应当发出全面要约

甲为上交所上市公司,乙为中小板上市公司,丙、丁、戊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丁准备以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其他资料如下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乙、丙、丁拟于2014年3月申请公开增发股票,符合条件的公司为( )。 (单位:万元 )A、甲B、乙C、丙D、丁E、戊

甲为上交所上市公司,乙为中小板上市公司,丙、丁、戊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中丁准备以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其他资料如下表,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乙、丙、丁拟于2014年3月申请公开增发股票,符合条件的公司为(  )A.甲B.乙C.丙D.丁E.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