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Ⅱ型误差试验时,对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每条垂线上的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A各级水位试验测次应大于2次B测时水位变幅应不大于0.1mC十一点法测速、测点测速历时为100~60sD重复施测流速次数为10次
多选题
开展流速仪法Ⅱ型误差试验时,对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每条垂线上的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
A
各级水位试验测次应大于2次
B
测时水位变幅应不大于0.1m
C
十一点法测速、测点测速历时为100~60s
D
重复施测流速次数为10次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开展流速仪法Ⅱ型误差试验时,对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每条垂线上的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A、各级水位试验测次应大于2次B、测时水位变幅应不大于0.1mC、十一点法测速、测点测速历时为100~60sD、重复施测流速次数为10次
高洪流量测验误差的控制措施包括()等。A、进行高洪期单次流量测验各分项误差的试验分析,改进测验方法B、充实补充高洪浮标系数、垂线流速分布形式、水面流速系数等试验C、当用比降—面积法测流时,可将整个测验河段分为上—中、中—下两段,进行河段流态分析D、对一、二类精度的水文站,宜配置超声波测深仪,增加洪水期水道断面测次,减小借用断面带来的误差
开展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对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水位变幅不超过0.1m时,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A、水面宽大于25m时,测速垂线数不小于50条B、测速垂线宜均匀布设,能控制断面地形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无大补大割C、测点测速历时一般为100~60sD、垂线平均流速的施测方法一般采用二点法或一点法
在开展流量测验Ⅰ、Ⅱ、Ⅲ型误差试验时,对试验用仪器的一般要求是()A、试验前,应购置配备节能环保仪器产品B、对专门配置的试验仪器进行详细检查,确保试验的正常开展C、在试验过程中应观察和记载仪器状况方面所发生的异常情况D、在一个阶段的试验结束后,应对流速仪进行检定
开展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对二、三类精度的水文站,在水位变幅超过0.3m时,每次试验应符合()等规定。A、水面宽大于25m时,测速垂线数为30~40条B、测速垂线宜均匀布设,能控制断面地形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无大补大割C、测点测速历时可缩短为30sD、垂线平均流速的施测方法一般采用二点法或一点法
开展断面浮标系数比测试验时,当受条件限制,浮标法测流的时间不能放在流速仪法测流时间的中间时段时,应在多次试验中的涨、落水分别交换流速仪测流和浮标法测流的先后次序,且交换的次数宜相等,以减小()提高浮标系数的精度。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偶然误差D、随机不确定度
多选题开展流量测验Ⅰ、Ⅱ、Ⅲ型误差试验的一般要求是()A试验应在具备人、财、物、技术等条件的试验站开展B在高、中、低水位之间,分涨、落水段均匀布置试验测次,在水流较稳定的条件下开展试验C试验前及试验期间,应注意收集相关资料,检查、记录仪器运行状况及可能影响试验的各种情况D注意不同精度水文站对水位变幅的要求及特殊情况下的试验要求
多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Ⅰ型误差试验确定测点时,一般在每条测速垂线上取2~3个测点,确定测点的具体原则包括()A取两个测点,位置一般在相对水深0.2、0.8处B取3个测点,位置为相对水深0.2、0.6、0.8处C特殊情况下,仅在水面一点处开展试验D特殊情况下,仅在相对水深0.6一点处开展试验
单选题开展断面浮标系数比测试验时,当受条件限制,浮标法测流的时间不能放在流速仪法测流时间的中间时段时,应在多次试验中的涨、落水分别交换流速仪测流和浮标法测流的先后次序,且交换的次数宜相等,以减小()提高浮标系数的精度。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偶然误差D随机不确定度
单选题开展流速仪法Ⅲ型误差试验时,对二、三类精度的水文站,测点测速历时一般为()。A100sB60sC60~50sD60~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