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A对B错

判断题
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 A、总税务司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通商大臣D、总理大臣

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 A、南洋大臣B、北洋大臣C、通商大臣D、总理大臣

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兼领总理衙门大臣。A、桂良B、文祥C、奕訢D、李鸿章

1861年清朝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是() 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外务部C、总税务司D、南北洋通商大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清政府设置了一些近代经济管理部门,首先设置的是()。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南北洋通商的大臣C.邮传部D.商部E.度支部

清政府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 )。A.李鸿章B.丁汝昌C.奕新D.奕裸

1875年,做了8年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筹建(),主持南洋海防。A、北洋水师;B、粤洋水师;C、南洋水师;D、福建水师

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

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A、设五口通商大臣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设总税务司署D、设外务部

清朝防止宦官干政在体制上的重要措施是撤销宦官十三衙门,设立由王公大臣为总管的内务府管理宫廷事务,由()取代宦官承担宫内多项使役。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清政府设置了一些近代经济管理部门,首先设置的是()。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南北洋通商的大臣C、邮传部D、商部E、度支部

初掌管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并兼管对外贸易和海关税务。后职掌逐渐扩展,凡有关洋务的铁路、电报、关税、矿务、海军、制造、文教、内政各个方面,都由其掌管。这个部门是()。A、总理事务衙门B、农工商部C、商部D、度支部E、南北洋大臣

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驻藏大臣B、军机处C、宣政院D、伊犁将军

洋务运动期间,担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是()。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具体办理与西方各国的通商及外交事务。A、五口通商大臣B、南洋大臣C、北洋大臣D、办理通商事务大臣

按照清朝的政治体制,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以两大臣实际上没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1861年,作为清朝政府一个专门的办理外事的机构,其主要官署有总理大臣、()等。A、总理大臣上行走B、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C、办事大臣D、协理总理大臣

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也成为定制。

填空题清朝防止宦官干政在体制上的重要措施是撤销宦官十三衙门,设立由王公大臣为总管的内务府管理宫廷事务,由()取代宦官承担宫内多项使役。

多选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1861年,作为清朝政府一个专门的办理外事的机构,其主要官署有总理大臣、()等。A总理大臣上行走B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C办事大臣D协理总理大臣

单选题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A设五口通商大臣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设总税务司署D设外务部

单选题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为此,清政府设置了(),具体办理与西方各国的通商及外交事务。A五口通商大臣B南洋大臣C北洋大臣D办理通商事务大臣

判断题北洋通商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的地位与权限与南洋大臣相同。A对B错

单选题初掌管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并兼管对外贸易和海关税务。后职掌逐渐扩展,凡有关洋务的铁路、电报、关税、矿务、海军、制造、文教、内政各个方面,都由其掌管。这个部门是()。A总理事务衙门B农工商部C商部D度支部E南北洋大臣

判断题1870年,北洋大臣由直隶总督兼领成为定制后,南洋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也成为定制。A对B错

多选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为了与世界接轨,清政府设置了一些近代经济管理部门,首先设置的是()。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B南北洋通商的大臣C邮传部D商部E度支部

单选题1875年,做了8年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开始筹建(),主持南洋海防。A北洋水师;B粤洋水师;C南洋水师;D福建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