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归零码的脉冲之间没有间隔,而是它的脉宽要比码元时间窄,每个脉冲总要先回到零电位,这样的码型有()和()。

填空题
归零码的脉冲之间没有间隔,而是它的脉宽要比码元时间窄,每个脉冲总要先回到零电位,这样的码型有()和()。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数字单极性非归零码的特点是用脉冲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信息的“1”和“0”,且在整个码元期间电平保持不变。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数字中继线上一般传输的是() A.NRZ码B.HDB3码C.AMID.双极归零脉冲

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若当发“1”码时发出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的正电流,当发“0”码时完全不发送电流,则称这种码为( )。A.单极性归零码B.双极性不归零码C.单极性不归零码D.双极性归零码

●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若当发"1"码时发出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的正电流,当发"0"码时完全不发送电流,则称这种码为 (23) 。(23) A.单极性归零码B.双极性不归零码C.单极性不归零码D.双极性归零码

由矩形脉冲电信号组成的数字数据有多种方法。恒定的负电压表示为0,恒定的正电压表示为1,两种信号波形在一码元全部时间内发出或不发出电流,这种脉冲是( )A.全宽单极码脉冲B.全宽双极码脉冲C.归零码脉冲D.曼彻斯特码脉冲

()码波形是由正向脉冲表示二进制符号“1”,负向脉冲表示二进制符号“0”。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都在码元间隔时间内返归到零。

监视器组合主要由监视()等电路组成。A、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回答率和识别码B、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回答率、识别码和峰值功率C、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识别码D、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识别码和峰值功率

()等电路是在监视器主板实现的。A、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回答率、识别码和峰值功率B、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识别码和峰值功率C、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回答率和识别码D、系统延迟、编码脉冲间隔、回答效率、识别码

数据传输中的()是指在每一码元时间间隔内,当发1时,发出正的窄脉冲,当发0时,发负的窄脉冲。

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A、双极性归零码B、HDB3码C、AMI码D、单极性归零码

已知二进制码元的时间间隔tB=100ms,而1个“1”码脉冲的宽度为25ms,则占空比a为()。

具有检测误码能力的基带传输码型是()A、单极性归零码B、HDB3码C、双极性归零码D、差分码

在一个码元时间内或者有电压(),或者无电压(),电极性单一(),码元之间无时间间隔的码称为()

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全宽码又称为不归零码,包括()和()两种。

信号电平在一个码元之内都要恢复到零的编码方式,称作()。A、归零码B、不归零码C、复合传输D、重复传输

在基带数字传输的码型设计中,归零码与非归零码相比较,其优缺点是()A、频带宽;易提取同步信息B、频带窄;易提取同步信息C、频带宽;不易提取同步信息D、频带窄;不易提取不同信息

数字中继线上一般传输的是()A、NRZ码B、HDB3码C、AMID、双极归零脉冲

IRIG-B(DC)时码,每秒1帧,包含100个码元,每个码元10ms。其秒准时沿:连续两个8ms宽度基准标志脉冲的第二个脉冲的前沿,上升沿。

对于二次雷达,指出错误的回答()。A、应答编码的识别码和高度码的编码格式是相同的B、应答编码的框架脉冲每次回答必须存在C、应答的高度码和识别码对信息脉冲的处理上是一样的D、应答码的C2脉冲和SPI脉冲的间隔与框架脉冲F1和F2的间隔相同

单选题信号电平在一个码元之内都要恢复到零的编码方式,称作()。A归零码B不归零码C复合传输D重复传输

填空题()码波形是由正向脉冲表示二进制符号“1”,负向脉冲表示二进制符号“0”。正向脉冲和负向脉冲都在码元间隔时间内返归到零。

单选题数字中继线上一般传输的是()ANRZ码BHDB3码CAMID双极归零脉冲

单选题在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传输中,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完全不发送电流,这种码是()A单极性归零码B双极性归零码C单极性不归零D双极性不归零码

单选题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AAMI码B双极性归零码C单极性归零码DHDB3码

填空题已知二进制码元的时间间隔tB=100ms,而1个“1”码脉冲的宽度为25ms,则占空比a为()。

单选题以下4种传输码型中含有直流分量的传输码型是()A双极性归零码BHDB3码CAMI码D单极性归零码

填空题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全宽码又称为不归零码,包括()和()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