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RLC并联电路的端电流I=10A,电感电流IL=1A,电容电流IC=9A,则电阻电流IR为A.8AB.6AC.2AD.0A

已知RLC并联电路的端电流I=10A,电感电流IL=1A,电容电流IC=9A,则电阻电流IR为

A.8A

B.6A

C.2A

D.0A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相关考题:

LC并联电路中,电感电流有效值IL=10A,电容电流有效值IC=6A,则LC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效值I=(),此时电路呈()性。

()不是并联谐振电路的特征。 A、电容中电流等于电感中的电流B、电阻上的电压等于电路中的端电压C、电感、电容上的电流IC=IL=QI(Q为品质因数)D、谐振时电路阻抗最大,Z=L/RC,电流最小

三个阻值相等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9A,则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A9AB3AC27AD12A

RLC串联谐振的特点是()A、电路的阻抗最小,电流最大,电感和电容两端产生过电压,B、电路的阻抗最大,电流最小,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降低,C、电路的阻抗不变,电流不变,电感和电容两端的电压不变。

在RLC三个元件并联的电路中,若IL=IC=IR=5A,则总电流I=5A。

在R、L、C三者并联的正弦电路中,若IR=5A,IL=5A,IC=5A,则总电流I=5A

RC并联电路中,电阻上电流IR=4A,电容上电流IC=3A,则总电流为()A。A、1B、5C、7D、-1

下列关于RLC并联谐振电路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呈最小B、电流呈最大C、通过电感和电容上的电流幅值相等D、电路呈现纯阻性

电感性负载两端电压为工频220V,电流为10A,并联一个电容器后,电容电流为5A,总电流为7A,电路仍为感性。求负载本身的电阻、电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容器的容量。

电容和电感组成的并联电路,若流过电容的电流为10A,流过电感的电流为10A,那么电路的总电流大约为()。A、10AB、14AC、17AD、0A

LC并联电路中,电感电流有效值IL=20A,电容电流有效值IC=8A,则LC并联电路总电流有效值为()。A、20AB、8AC、28AD、12A

电阻和电感组成的并联电路,若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0A,流过电感的电流为10A,那么电路的总电流是()。A、10AB、14AC、17AD、20A

RLC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IR=3A,IL=1A,IC=5A则总电流为()A。A、8B、5C、4

一个交流RL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IR=3A,流过电感的电流IL=4A,则总电流I=()A。A、7B、1C、5

R、L、C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流是4A,总电流是()A,电路呈()性。

根据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路的总电流应()各分路电流之和。

并联RLC电路谐振时,流过端子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的电流,电感电流加电容电流等于零。

下列()不是组成RLC电路的因素。A、电容B、电阻C、电流D、电感

RLC电路中,R代表电阻,L代表电感,C代表()。A、电容B、电阻C、电流D、电感

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感上的电压uL()电感中电流iL,电容器上的电压uC()流过电容的电流iC。

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一个交流LC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感的电流IL=5A,流过电容的电流IC=3A,则总电流I=()A。A、8B、2C、4

在RLC并联电路中,电阻上的电流IR与总电流I的关系为()。A、IR>IB、IR<IC、IR=ID、A、B、C皆有可能

在RLC并联电路中,流过电感的电流IL总是与流过电容的电流IC相位()。

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并联电路,若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0A,流过电容的电流为10A,那么电路的总电流为()。A、10AB、14AC、17AD、20A

下列关于RC电路或RL电路说法正确的是().A、RL并联电路电阻和电感两端电流相等B、RL串联电路电阻和电感两端电压相等C、RC并联电路通过电阻和电容电流相等D、RC串联电路通过电阻和电容的电流相等

多选题在RLC并联电路中,电阻上的电流IR与总电流I的关系为()。AIR>IBIR<ICIR=IDA、B、C皆有可能

单选题()不是并联谐振电路的特征。A电容中电流等于电感中的电流B电阻上的电压等于电路中的端电压C电感、电容上的电流IC=IL=QI(Q为品质因数)D谐振时电路阻抗最大,Z=L/RC,电流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