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解析

解析:创新塑造未来 著名的喜剧演员卓别林曾经说过:“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宣传亦是如此,梅兰芳初到上海并不为人所知,但他在宣传方面可以做到别出心裁,成功地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不仅在艺术领域,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民族振兴方面也同样重要。因此,要想“水击三千里”,就必须学会革故鼎新,摒弃本本主义,突破自我,勇于创新。素材解读:按照一般思路,第一反应应该是广告包装、宣传的重要性,会想到“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样的立意。但究其根本,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对新人梅兰芳大肆吹捧一番,对广告日渐麻木的观众们未必会待见。然而梅兰芳别出心裁,只登“梅兰芳”三个字,给人们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耳目一新,想要一探究竟。因此核心立意可为:创新、新颖、好奇心、思维。

相关考题: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有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和__________。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

上海某公司欲向日本出口一批河南生产的大蒜,在天津口岸报关出口。报检人应向( )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检疫,向( )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换证报检手续。 A.上海;天津 B.天津;上海C.河南;上海 D.河南;天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世纪30年 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功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 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 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王国维到上海之后曾在《时务报》任职。

代表作《三娘教子》,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的是()。

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应某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该报是()。A、北京《晨报》B、上海《时事新报》C、上海《新青年》D、天津《益世报》

1862年,()上刊登香皂广告,这是中国报纸广告的滥觞。A、《申报》B、《新民报》C、《上海日报》D、《上海新报》

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周年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

鸦片战争之后,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1853年在香港创办的()。A、《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B、《遐迩贯珍》C、《中外新报》D、《上海新报》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

1666年,第一个正式在报纸上开辟了广告专栏的报刊是英国的()A、《伦敦报》B、《每周新闻》C、《新闻周报》D、《泰晤士报》

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首的是()A、梅兰芳B、新凤霞C、常香玉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先生初到上海,虽然他唱的绝佳,誉满京华,但要在大上海一下子出名也难,当时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但广告要怎么写,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呢?经过一番筹划,戏班子决定在报纸上只印三个字——梅兰芳。当时上海的市民,并不知道梅兰芳是谁,因为好奇,都在互相打听,连登了一周之后,报纸上登出了一个详细的广告:“梅兰芳——京剧名旦,今晚在上海某戏院登台献艺,欢迎观看。”就这样,梅兰芳先生在上海一唱走红。综上所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单选题著名的京剧四大名旦是(  )。A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李世芳B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尚小云C梅兰芳、毛世来、荀慧生、尚小云D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单选题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

单选题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应某报邀请,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为它撰写海外通信,该报是()。A北京《晨报》B上海《时事新报》C上海《新青年》D天津《益世报》

单选题1666年,第一个正式在报纸上开辟了广告专栏的报刊是英国的()A《伦敦报》B《每周新闻》C《新闻周报》D《泰晤士报》

填空题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____、程砚秋、荀慧生。

单选题鸦片战争之后,首开中文刊物登广告之先河的,是1853年在香港创办的()。A《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B《遐迩贯珍》C《中外新报》D《上海新报》

填空题中国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指的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____。

单选题1862年,()上刊登香皂广告,这是中国报纸广告的滥觞。A《申报》B《新民报》C《上海日报》D《上海新报》

多选题与梅兰芳同属于京剧“四大名旦”的是______。A周信芳B盖叫天C马连良D荀慧生

单选题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名旦”。王瑶卿曾给这四人每人一个字的评价,其中“样”评价的是( )。A梅兰芳B程砚秋C尚小云D荀慧生

填空题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

填空题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先生逝世()周年